党员实践心得体会(2)
四、党员领导干部干部要自觉在工作生活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本职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注重实效,更好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一是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二是要对照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自审、自视、自查、自改,直视自己既往对群众路线理解的偏差,认真查摆在工作生活中不符合群众路线要求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三是自觉把党的群众路线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逐步提高业务水平,为局里的中心工作服务。
党员实践心得体会4
党的十八大六中会议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掀起了开展该活动的热潮,这是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后的又一壮举,反映了党中央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其目的是为了整治不正之风,让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葆党风的清正廉洁。在我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从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今社会之顽疾已相当重视,分析也十分透彻,正是这些歪风邪气侵害了我党的纯洁,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玷污了党员的整体形象,我们必须通过群众参与监督严惩这些国家的蛀虫,社会的败类,让党风重回清明,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
二、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此要求一出,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符合优秀党员的标准,是否与理想的自己存在差距?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正所谓“人无完人”,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更好,创先争优,时刻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逐步完善,时刻铭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三、对于身边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领导干部,我们要敢于揭发,敢于披露,加强监督,群策群力,将这些害群之马逐出党员队伍。对于党员而言,要从思想上端正作风,从学习上端正学风,在工作中“扬正气”,在生活中“促和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认真地学习与反思,我深知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业务水平不强,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没有合理地调节,这些都是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用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
党员实践心得体会5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努力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历来所倡导和要求的。
要认真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一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把握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不能失职失责、以权谋私。三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要认真解决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感情是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和基础。只有在感情上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在思想上与群众共鸣,在行动上与群众合拍。一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党员干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应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最终便可能做出背离人民群众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带着感情做工作。特别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接触最多,只有对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也只有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为解决难题、做好工作打下基础。
要认真解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大幅改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员干部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新要求,必须在密切联系、努力服务群众方面做新文章,不但要注重解决态度和感情问题,而且还要注重解决工作作风和方法上的问题,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当前,在工作作风和方法上,群众反映强烈的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言与行统一起来,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采取科学严谨、符合实情的工作方法。一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群众的呼声,直接反映出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意愿,是其根本利益的综合体现。
因此,党员干部应该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了解情况、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首要信息来源和基本依据。既要身到,与群众打成一片,更要心到,当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群众的情绪,清楚群众的需要,增强互信,消除隔阂,为科学决策取得第一手资料。二要公平公正,让人信服。既要以情服人,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群众的困难,又要以理服人,把政策讲透彻,把道理说明白,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还要以法服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群众监督,使群众信服。三要真抓实干,力求实效。要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以实事聚民心,不搭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在工作安排上,不仅“想到”、“说到”,还要“抓到”、“做到”,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检查督促、一抓到底,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要认真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是群众利益的最直接载体。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要善谋富民之策。在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狠下工夫,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要恪守安民之责。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社会和谐稳定。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三要多办为民之事。以作风赢得民心,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以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上;以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力度。
党员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