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党课实践活动心得

关键词: 大学党课实践心得,党课实践活动心得
永鑫0 分享 时间: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的所思所感,其实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总结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大学党课实践活动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党课实践活动心得1

经过了近期的学习,让我深感受益匪浅。通过培训班的系统的学习,我对党的光辉历程、共产党人的修养、新党章的解读和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我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这次党课培训历时近一个月,专题理论学习课程有五次。这次的培训课要求极为严格,上课前必须把手机关机并上交,实行无手机课堂。在课堂上,我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并且及时的做好笔记。尤其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苏曙书记给我们上的第一讲“党的光辉历程”。他用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来作为线索,把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转折点都串联了起来。苏书记还特别细心的把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关键词给我们总结了出来。那天下午他一口水都没有喝的连续讲了三个多小时,我坐在台下听苏书记讲党史,已经完全沉浸在他的课堂中了,如同经过时光机的穿梭,回到了几十年前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的那个时候。那3个多小时,我听得很认真也感到很震撼,他可以把党史讲的这么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听完苏书记给我们上的党课,我懂得了尽管革命的征程是不平坦的,人生的道路是有曲折的,但是只要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饶的为革命事业奋斗,胜利必将属于那些忠于党、忠于人民、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人。

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进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重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广大人民,砥砺奋进的身影。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培训的最后一课上,我们观看了一部纪录片——榜样。在视频的开头,主持人以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的一句话引入榜样的事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让我们带上初心是什么的疑问去聆听革命老前辈的回答。

纪录片一开始讲的是一位甘祖昌将军在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三次身负重伤,组织上让他到环境好的地方养伤,可是他却说自己有手有脚,还能够劳动,并带领全家回到了农村,虽然身负重伤扔坚持亲自下田带领村民开荒,并且把自己每个月工资的八成捐给给生产队。因为他一直坚定着一个信仰: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农村,都践行着他的信仰,共产党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接着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纪录片里的河南省的一名市的党委书记吴金印。他毕业后放弃了在市区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出了名的贫困山区,到那里后了解了村民的境遇让他彻夜难眠。于是他带领村民开山,填河,造地,种粮,其中杨湾村的青年洞是改河造田中最艰难的工程,他带领的组一天掘进的进度比其他组都要快,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的在工作,遇到最危险最困难的工作,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工程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吴金印的女儿发高烧,他的妻子打电话叫他回家带女儿去城里面看病。可是吴金印担心工地的安全,始终没有赶回家中,最终女儿抢救过来了,但是却变成了聋哑人。但是他没有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因为他始终铭记习总书记的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老百姓干,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带头加油干,共产党人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所以只有放弃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要向视频中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不忘初心,扎心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吴金印同志这样的优秀的党员干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的人民日益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时代担当。我们要坚定信仰,心系群众,脱贫攻坚,创新奉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都曾经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在党旗下许下誓言,我们要牢记入党时的誓言,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紧密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大学党课实践活动心得2

曾经的我对我党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只知道我们的党很伟大,对党充满了景仰之情,但对于党的实质却了解不多。而如今,自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坐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为感受着党的厚重与辉煌而愈加自豪。在这两天党课学习中,老师们为我们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性质和价值。对此,我的收获很大,也引发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先进集体中的一员,我们究竟该如何在周边生活中去证实自身的价值,以下是我自身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端正入党动机。学习中,我体会到,党员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精神。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平稳,早已不是党员上沙场的艰苦年代,但作为新时期党员,必须为振兴中华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新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从前,没有想过会成为党组织的一员,现在,既然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那么,我自己的入党动机必须是端正的。周国平说的好,先辈们抗击外国侵略者,殊死内战,为我们创下基础,为的只是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既然要成为党员,那我就得保持与追寻与先辈们一样的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勤奋学习,价值的体现也需要用才能武装,并且把党的性质延伸到学习中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很清楚地知道,学习始终是重中之重。只有我们拥有了足够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才能懂的为国家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做。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认识到各方面的紧迫性,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我们即将面临的一切问题,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跟党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终身,因为中国的发展更期待着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不断更新思想,积极地创新,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奉献我们的青春和生命。而这,也将是我们最终的价值体现。在对党的性质的理解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我们的学习最终也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学党课实践活动心得3

为了感受历史的脉搏,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了武汉昙华林,在老街的韵味中,一点点体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年过我们的记忆,留下的,是我

为了感受历史的脉搏,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了武汉昙华林,在老街的韵味中,一点点体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年过我们的记忆,留下的,是我们无尽的思考与遐想,当我们的思路随着老街的石板路慢慢走进历史的时候,我们是沉重的。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昙华林三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二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

吴禄珍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中共"一大代表。

昙华林32号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保存较完好,在这里曾经拍过电视剧。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

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

49593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