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心得体会(2)
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所以,必须要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真正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透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一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必须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学习不是局限于书本,而是要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掌握尤其显得重要,个性是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所反映的高级技工的工作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学本科生,就是因为他们的动手潜力要比本科生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齐,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潜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心得体会3
暑假如期的到来了,时光也如期的消逝了。面对这个暑假,我也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小小锻炼的机会,那就是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其实我个人对实践是没有太大的感觉的,我觉得理论本身是实践得出的,实践只是将理论再次证明罢了。所以这次刚开始步入实践时,我还是不够正视这次实践的。但是步入实践不久之后,我整个观念就全部被掀翻了。
这次实践的地方是一所培训学校,因为我自己本身学的也是教育专业,所以我觉得去对口工作上实践会是更好的一个选择。通过我爸爸朋友的引荐,我来到了这所培训学校。第一个月我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助教,主要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繁杂的事物,其次就是和学生们相处、及时和家长反馈和沟通。
我在自己本专业上的成绩还可以,这导致我有些过分的自信。我一直认为成为一名教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利用好自己身边可利用的东西,完善好自己的教学,那就足够了。但是当我步入这份实践当中的时候,我发现理论和实践真的是有天壤之别的。理论是由实践得出的,但它只是实践的浓缩,在实践当中,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有太多太多的方面需要探索,它的深度,远远不止于表面。
第二个月的时候,我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带班教师,这个月才是真正锻炼自己的一个月。我不仅要上好课,更要处理好和孩子们以及助教的关系,管理好整个集体的同时,也要抓住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有时候也要去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说小孩突然吵架,打闹,家长不满来到学校评理,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真的比上天还难,好在有学校老教师和领导的帮助,不然我不知道自己会是个什么窘迫的样子。所以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帮助。
这两个月的实践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警示。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真实状况了,也不会再那么自我狂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理论和实践是互相依存,也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个体,不管是哪一个,它都有属于独特的领域。我不会再去轻视任何一件事情,并且会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绝不会辜负这些年大学的艰苦学习。往后,我会坚定内心,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往一个更好的目标出发,前进。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心得体会4
盛夏,北方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白云缓缓地飘动,柔嫩的柳丝低垂在静谧的小河边上。广阔的三晋大地上农民正在辛勤地劳作,为的是秋天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酷暑中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一个大学生更应该重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_月_号怀着满腔热情我再次走进了__剧团,随团参加下乡演出,奔着心中那个梦想进发。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大家庭,像久别的亲人重逢,十分激动,我受到了大家热情的招待。四处奔波,居无定所的晋剧生活又开始了,在我心中这种生活永远是幸福的。
此次出行的第一站是__县__村,舞台是临时搭建的,住宿的地方还行,这儿离平遥古城很近,有很强烈的文化氛围,据说闫壁村每年都要演戏,除了晋剧还有太谷秧歌。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
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酷热的七月,演员还是得穿厚厚的戏曲服装,扎着靠旗,头被网子和水纱紧紧地包着,在舞台上还得做各种动作,让人看着都挺难受的,一场演出结束后服装都被汗水浸湿了,晋剧人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
我这次随团的主要任务是《火烧庆功楼》的朝臣和最后一晚的清唱,这次来比上次更熟悉剧团的业务,更了解和适应这里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
随团的还有我县闻名的鼓师__老师,他对我的演唱评价很高,并在动作和唱腔上对我进行了指导,他很支持我对晋剧艺术的喜爱和钻研。_老师在晋剧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本团的演职人员大都是他的学生,他们现在都是团里的骨干,_老师为我们__晋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__演出期间,我见到了__学校的副教授__老师,她现在是__电视台《__》栏目的负责人,是我省著名的晋剧须生表演艺术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晋剧的改革、创新和教学,近期准备在我团重排大型现代戏《杜鹃山》,重振晋剧现代戏雄风。
我们谈到了现代晋剧的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使晋剧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晋剧观众趋向老龄化,年轻人不能正确定位晋剧艺术的地位,_老师也非常支持我们年轻一代喜欢晋剧艺术,晋剧的明天要靠我们年轻一代,晋剧艺术只有在年轻人中发扬光大,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进一步了解了晋剧,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晋剧专业知识的空白,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我更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着振兴和发扬晋剧艺术的伟大使命,面对这些,我将会努力克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晋剧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心得体会5
今年七月十九号,我参加了由____经济贸易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营队名称是“扬青春风采、促进位赶超”。我们营队这次下去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宣传__湖生态经济建设;同时做好关于土地流转、劳动力流转和“三农”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座谈等形式,了解乡镇基层党建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依靠多种渠道,获取“环__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相关信息与数据;深入农村、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做到了解农民疾苦,真实的反映农村的现状,呼吁社会给予“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注。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下乡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是关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了解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事情,个人的心境也有了一些变化,或者说是有了一些提高。
这几天,我们每天都会下到不同的村子,去做一些调查问卷,和村民们进行交流沟通。我从小就很喜欢和别人沟通,我一直觉得和不同的人沟通,透过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是世界。在村里的时候,我最多的就是和老人闲话家常,可以说每个队员应该最多的就是和老人沟通,这并不是我们有多喜欢和老人聊天,而是偌大的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年轻人,年轻力壮的大都出去打工了。
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个情况在下乡之前,我们也是有做数据调查的工作的,多少是有些了解的,但是冰冷的数字总是不及真实的画面更令人震撼。七八十岁的老汉,带着五六岁的孩童一起生活,这个画面没有给我温馨的家的感觉,倒是莫名的衍生出一种苦涩。
在我眼里,人的一生有两个时间段是最温馨最幸福的。一个是童年,而另一个则是晚年。在天真烂漫的童年里,可以无所事事,可以无所顾忌的去做一些你想做的……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小孩子做什么坏事,只是觉得在孩童时代,总是可以放开的去玩耍,去嬉闹,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父母会一直在你身后保护你。他们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而在一个人的晚年,是在经历过了年轻时的风风雨雨,风光也好,落魄也好,晚年算是人生最后的避风港,儿女就是屋檐,理应为自己的父母遮风挡雨,让他们安心,安享晚年。
遗憾的是,在乡下的这一个星期以来,我一直以来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动摇了,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童年,如何能够天真烂漫呢;没有儿女在身旁的晚年,如何能够安心享受呢?
现今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般都是他们的父母,可是长期在外打工,甚少归家的父母,又如何启蒙教育自己的小孩呢?孩子的童年一直混迹在和他们隔了一代的老人中间,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比较老的观念围绕着,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子不教,父之过。父母难道不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吗?
而对于村里那庞大的空巢老人的阵容,我更是辛酸。家有一老是个宝,但目前农村的状况,就是家有一老是根草,不仅没有在年老时享到儿女的福,还要替儿女照顾一堆小孩。当然,不可否认很多老人都是喜欢照顾小孩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很愿意在自身精力很有限的情况下把照顾孩子再一次的当成一份事业啊?也没有哪个孩子只想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一般来说都是更渴望父母的爱吧!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