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入职前培训心得

关键词: 铁路入职培训心得,铁路入职前培训体会
永鑫0 分享 时间:

铁路等级是按某种比较点来划分铁路群的级别,公路等级也是如此。有不同角度的:路网地位型、客货取向型、时速型、线数型等。铁路等级是铁路的基本标准,相关建设要根据等级去选定。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铁路入职前培训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铁路入职前培训心得1

时间如同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一样悄然流逝,匆匆作别了青葱的大学生活,我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褪去学生时代的稚嫩和轻狂,我细心地做好了入职的一切准备。

2014年8月4日,我来到杭州职工培训基地报道,随后便辗转来到杭州北车辆段。从儿时熟悉的哐当哐当的声音和那厮长笛声,让我至今对铁路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它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二十年,我坐过无数次火车,看到过耐心讲解、细心推荐的车站售票人员,看到过身着制服、精神抖擞的车站接站人员,看到过夜不能寐、尽职尽责的列车员,还在无意中看到过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列车维修人员,我知道,在铁路上无私奉献的人还很多,他们为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旅程的安全,挥洒着自己七彩的青春,当时坐在火车上的我就对他们肃然起敬。我无缘见到最原始那冒着蒸汽的火车雏形,但在我的成长记忆中,火车从绿皮车,到普通快车,再到特快车,再到现在的动车和高铁,铁路作为一个大型的运输企业,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逐渐走向成熟。在现今,在这个人们追求高效、便捷和服务质量的时代,铁路的努力革新和发展让铁路的未来无限光明。,如今,我有幸能够来到铁路参加工作,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铁路职工而自豪,为自己能够从事这样一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而感到骄傲。

寒窗苦读十余载的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无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每每学校组织实训活动,我都踊跃参加,并细心听师傅们的讲解,随后再努力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训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巩固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我知道自己在技术学习和提升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并不畏惧。我将谨记师傅们的谆谆教诲,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敏而好学,勤干苦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铁路职工,一名不可或缺的铁路人。而且,我坚信,在我们每一个铁路人的不懈努力下,铁路的明天亦会更加美好。

铁路入职前培训心得2

去年八月,大学毕业的我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铁路车务工作。满以为四年大学学习到的知识足以应付铁路现场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逐渐意识到:安全意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职业责任感以及淡定从容的心态,不仅仅需要知识的应用,更需要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积累、细节的把握。

我见习的武南车站是武威南车务段管内的具有编组性质的一等站。在这半年的工作见习中,我迷茫过、痛苦过,但更多的是充实,是淡定,平心而论,铁路车务工作是枯燥且寂寞的,对于刚渡过大学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生活的我来说,的确是有点不适应,但随着与工人师傅们的深入交流,共同生活,以及领导适时的关心点拨,让我从朴实平凡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意义,也渐渐领悟了何谓人生的价值,何谓事业的追求,懂得了什么是防患于未然,什么是居安思危,什么是勇于承担责任。

作为新入路的大学生,一定要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位臵,尽快真正的融入铁路车务工作现场的氛围中去,不但在行为上要遵规守纪,更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要始终明白:安全不仅是车务工作的灵魂,更是整个铁路系统的生命。如何把安全这个抽象概念完全的融会贯通,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绝对是我今后努力的重要方面。在见习过程中,学习车号员工作令我感受专心致志,学习车号长工作让我体悟一丝不苟,而解编区长的学习更是让我明白了协调合作,环环相扣的意义。铁路作为一个庞大的整体系统,各部分联系密切,铁路事故由蝴蝶效应体现得触目惊心,如何才能保证现场安全,仅仅自省是绝对不够的,还要自律,更要为营造一个合理且协调的工作环境去思考并行动,不过一切的一切,都首先来自于责任感的建立,培养责任感是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自己来说,不知道的要多问,不了解的要多学习,不会做的要多看多学多思考,决不能眼高手低,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为自己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学会冷静地面对问题,敏锐地发现弊端,积极地改正不足之处,凡事三思而后行。

最近一个月我被抽调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小组,来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组织工作,正是由于有了这次近距离面对科学发展观这个宏观体系的机会,才让我深刻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力量,体悟到思想给行动带来的指导作用,以前总是把理论学习不放在心上,感觉那是形式,是套话,与工作、生活的关系并不大,但这次深入进去后,我发现:党性的整治、思想的武装、行为的规范绝对是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和改善的,这是我们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严于律己、扎实肯干、负责务实是工作以来我的自我要求,我会始终坚持如一、无怨无悔。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始终怀有奋勇前行的坚定信念,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为去年新入路的大学生,我被分配到

武南车站见习,武南车站是武威南车务段管内的具有编组性质的一等站。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见习工作后,我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同时也感受到了车站行车工作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1.武南车站在并入车务段后,由于其编组性质而导致了车站管理难度的加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状。

2.在接触解体区长和编组区长的工作后,我发现车站的设备能力与当前实际工作能力不符,设备的落后已经很难满足现场的实际作业量,长期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3.车站现场股道分类线不够,组号太多,解体区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做重复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的一定浪费,车站行车工作没有突出调度的核心地位,导致管理困难,传达命令不易落实,此外调车效益与安全的矛盾也需要找出一个现实的立足点。

4.车号工作任务繁重,对于新设备掌握程度不高,有很多简化工作量的有效途径有待执行。

5.学习和考试的针对性不强,范围太宽泛,导致工人学习兴趣低,考试也日益成为形式化,考试带来的负面效果日益凸显。

6.对于现场工作的奖罚制度应该认真落实,不能重罚轻奖。

以下便是我提出的相应建议:

1.一个编组站需要有独立而特殊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车务段的一般管理方法是不适于管理编组性质的车站,这就需要一个部门从中协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可行的而不完全拘泥于普遍的管理方法。此部门主要任务是:将车务段发出的指示通过现场实际情况转化为合理且便于武南车站执行的方案,从而提高武南车站的生产效率,也保障了其生产安全。特别是一些管理岗位的干部还没有从过去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管理的需要。对段管编组站还需要逐步探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管理机制,车站专业管理干部业务素质不适应现场需要,需要对专业管理干部队伍进行优化组合。

2. 车站行车设备的正常作业量应该在每昼夜6000车,而实际工作量常常在9000车,车流大时甚至会突破12000车。如此大的车流量,不仅会透支设备的使用年限,更会增大现场工人的工作压力,从而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设备更新,但更为重要的是配备了新设备后,对其如何合理使用的学习培训,以尽快达到熟练掌握。

3.对于股道分类线不够,组号太多,解体区长工作效率

的问题,我们需要用修改编组方案来解决这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对于调度工作的带头作用,我们要明确它在行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定落实,宣传到位。调车效率与安全的矛盾需要找出一个现实的立足点,而时间就是二者协调的重要依据,必须通过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出一个既不影响效率又能避免事故的合理方案,可组织有经验的师傅们共同沟通、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实际方案。

4.对车号工作应进行具体分类,应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并建立、使用车号识别系统,这样可省去直通车的人为作业,从而节省车号工作的劳动量,简化作业量是增强工作热情的有力方式。

5.职工学习应该集中培训,重点辅导,还应该给命题者更大的自由度,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简化考试题量,切实覆盖各个工种的实际内容,真正做到“一岗一卷”。对于部分考试由笔试改为现场实际操纵考试,可能效果会更好。对一些老职工应相应减少培训时间,在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应减少优秀职工学习培训的次数,以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工作中。

6.现场工作一直是以奖罚分明做好管理车站的一个有力臂膀,奖励带来的激励效果并未完全体现,但从长期来看,重罚轻奖、以罚代管必然会导致工人工作积极性降低,也不利于车站进一步提高工人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铁路入职前培训心得3

七月。我告别了学校的青葱岁月,与过去的悲欢离合和解,踏上了铁路工作的路途。曾以为安逸的时光还很悠长,却不曾料到离开学校便意味着独自一人去闯荡。现实的铁路是不是和书本上的一个样,我不知道。

坐在南下的火车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北方的平原面貌变成了南方的丘陵。离家愈远,我的心装满了惆怅;想着即将经历的铁路工作,又有点期待和向往。

培训过后,我被分配到海口水电车间工作。正好赶上忙碌的秋检时期。秋季大检查是检查铁路设备的情况,并结合设备检查进行线路设备状态评定,为后来铁路设备维修编制计划。我们这批新工跟着段上下来的领导去做秋检,推着轨道检查小车,拿着扳手、道尺等工具进行区间检查,第一天就走了十公里。虽然在上班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心里准备,但心里还是有一定的落差。看着师傅们推着小车,看着数据,说着病害,虽然毕业于铁路学校,但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好无知、甚至愚蠢,有一种大学白读的感觉。

52953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