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参观战役馆心得

关键词: 参观战役馆心得,参观战役馆体会
永鑫0 分享 时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参观战役馆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参观战役馆心得1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本应寒风呼啸,冰冷刺骨,但彼时的桂林阳光灿烂,冬日的暖阳和煦的照耀着大地,让人感觉无比的温暖惬意。我们九三学社青年社员、社桂林市委专干一行25人在中共桂林市委统战部长程海超、社桂林市委主委卢全喜的带领下怀着无比崇敬、激动的心情从桂林市出发,赴灌阳县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前往灌阳县新圩镇参观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我们乘坐大巴车走高速公路经过大约2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达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北约500米处,全灌公路(省道201)西侧,是新圩阻击战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殉难之处。酒海井位于新圩下立湾村,是一个深深的溶洞,下通地下暗河。1934年11月,灌阳新圩阻击战中,红军的临时救护所设在下立湾村蒋氏祠堂里。战斗结束后,由于形势紧迫,红军未能将伤病员及时转移。国民党反动派伙同当地土豪劣绅将救护所里的100多位红军伤病员捆绑起来,残忍地丢进酒海井的地下河,100多位伤病员全部牺牲。为了纪念红军长征伟大胜利、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大力弘扬光荣革命传统,2003年开始,灌阳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及护栏,在酒海井前立“红军烈士殉难处”石碑;2004年10月11日,在当年的主战场旧址上,新圩阻击战陈列馆正式开馆, 陈列馆主建筑造型为五角星,由四个底部宽度12米的五角星向中央靠拢组成,象征永不磨灭的红军革命精神。当天,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滨,开国中将钟赤兵之女钟安屏等红军后代参加了开馆仪式。2006年5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对酒海井原有的红军烈士陵园进行规划扩建,将散葬于民间的红军遗骸归葬到酒海井烈士墓。烈士陵园用地面积150亩,主要建设设施有纪念公园、烈士墓园、旅游公园,具体项目有纪念广场、红军帽、纪念塔、纪念馆、红军雕塑、烈士英名录等。如今,这里已成为缅怀红军烈士、学习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圣地。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灌阳,足迹遍及灌阳县的5个乡镇共400多个村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过灌阳。新圩阻击战对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湘江战役打得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战斗。在新圩阻击战陈列馆里,我们瞻仰了革命英烈,怀着无比沉重的和崇敬的心情,聆听和回顾了当年红军血洒湘江,气壮山河的悲壮历史。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解红军烈士酒海井殉难的沉痛、悲壮的历史。同志们还听取了栩栩如生的“祖孙三代保红旗”故事,在新圩阻击战中,枫树脚村里黄和林大爷一家,救护了一名受伤的红军战士,在送战士上路寻找红军部队时,战士拿出背包里的一面红军军旗等物品,一起交给黄大爷说:请帮我把这些东西保存好,等革命胜利后我就会回来取。1941年,黄大爷去世前,吩咐儿子黄荣清保管好。1977年,孙子黄文光让儿媳妇李清鸾把红旗献给了县武装部。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将“守初心”放在主题教育总要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内涵。

往事从不如烟,先驱风范犹存。在新圩阻击战陈列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志们还观看了《红军三次过灌阳》《新圩阻击战》《悲壮三十四师》《鱼水情深》《精神永存》等板块展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我们党率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红军将士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不折不挠、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极大激励鼓舞着每一位同志。这次现场教育共有“缅怀先烈、传承信仰”“顾全大局、敢于担当”“铭记历史、不忘使命”“弘扬长征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用鲜血和生命镌刻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五个主题,全体同志深受教育、荡涤心灵、砥砺精神。

本次“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是社市委对广大青年社员进行深入思想教育的重要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并感受到了80多年前我军那场“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浴血奋战三昼夜的宏伟悲壮的战斗场面。革命先烈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学会珍惜现在的一切,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走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长征路。

参观战役馆心得2

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 年。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历史虽已过去,我们不仅看看就完了,而是要记住这一段历史,勿忘国耻,将理性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

参观战役馆心得3

9月18日,作为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我参加了集团团委组织的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感触最深的是历史和现在的对比。1931-1945年中国还处于战争年代,中国处于受压迫的状态,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现在,中国正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布中国正在崛起,抗震救灾的胜利、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等等一切,中国让世界震惊,中国人民也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

进入纪念馆,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我们看到了侵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轰炸、抢掠、屠杀、焚烧、制造“无人区”、摧残妇孺、设立“慰安所”、虐杀劳工、实施细菌战、实施毒气战等滔天罪行。看到了在那个年代,世界各国人民为了正义跟法西斯进行顽强的斗争。也看到了中华儿女同日本鬼子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每个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深刻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缅怀历史,但不能拘泥于历史,应该以中国的现状为基础来展望未来。

现在中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中央企业在享有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集团刚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公司领导也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整个集团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未来4年集团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当然完成既定的目标不是某个人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集团所有企业拧成“一股绳”,各尽所能,争取早日实现目标。我刚加入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忙,使我很快融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可是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5947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