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5》达娃仓决同志榜样事迹学习心得

关键词: 榜样5达娃仓决事迹,达娃仓决事迹学习心得,榜样5学习心得
华燕0 分享 时间:

《榜样5》在中央一套播出,生动讲述了7个抗击疫情中感人肺腑的故事。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成为“榜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达娃仓决榜样故事及学习心得,一起来看看吧!

达娃仓决同志主要事迹

达娃仓决,女,藏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

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以后,她主动请缨加入排查小组,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疫情前期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没有请过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车次,劝返148人,发现发烧发热人员16人,盘查可疑人员11993人,为938辆运输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她带病坚持工作,忘我敬业奉献。她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300余次,查证、记录相关人员信息,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脓,因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顾不上治疗,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

曾荣获2009年度优秀公安干警“个人嘉奖”、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期间安保工作“个人嘉奖”,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达娃仓决榜样故事

西藏那曲,中国目前平均海拔最高的城市。达娃仓决现在是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同事们喜欢亲切地叫她“达仓所长”。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达娃仓决雷厉风行、决事果断的风格与其日常生活中温温柔柔的样子差别很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统筹高效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疫情防控一线上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着所在岗位“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

舍小家顾大家 执着坚守

达娃仓决的孩子不到5岁,因为工作忙,平常陪伴就少。接到防控工作通知时,她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主动请缨加入到排查小组,坚守在一线,当好疫情防控的协调员、信息员和服务员。

2020年1月28日起,达娃仓决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排查工作岗位上,疫情前期,忙到凌晨三四点回家是常有的事儿,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因早出晚归,达娃仓决每晚只能从丈夫简短的话语中了解家里的情况。

“幸运的是我的儿子很懂事,我上班期间从不会吵着要我陪,想我了也只是从他爸爸那里询问我的情况。”达娃仓决感叹,正是家人的全力支持,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带病坚持工作 忘我敬业奉献

为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掌握相关密切人员及湖北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和色尼区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的信息,达娃仓决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联系他们,戴着耳机打电话,一边拨打电话一边记录相关人员信息。最初的时候每天需要拨打300多个电话。

达娃仓决介绍说,“由于武汉封城,面对当时严峻的局面,滞留在武汉无法返回的色尼区籍人员很焦急,一开始对我们的电话连线也很抵触。”有的时候,接到电话的人对他们的工作不是很理解,第一反应就是挂掉电话,根本不想再接听。

偶尔憋屈也是有的,但还是要把工作做好。一遍遍被挂断电话,达娃仓决跟同事们只能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一边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反复、耐心地跟他们沟通,说服他们配合工作,相信政府的管控能力,坚定抗疫信心,并表明有最新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和他们取得联系。

本就有中耳炎的达娃仓决因为工作繁重顾不上及时就诊,长时间的负累工作耽误了治疗,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导致耳膜穿孔,听力越来越差,现在左耳几乎听不见声音。

创新排查模式 提高工作成效

从2020年1月31日开始,接到新任务要求排查Z265次列车上的乘客及乘客密切接触人员。达娃仓决考虑到列车上人流量较大,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相关人员情况。

经过沟通协调后,达娃仓决和同伴运用公安数据系统,灵活创新排查方式,建立了“系统+协作+回访”排查模式,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样既节省了走村入户需花费的大量排查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达娃仓决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为各排查点解决了医用外科口罩2500个、一次性乳胶手套及薄膜手套4000双、消毒液25瓶、免洗消毒凝胶25瓶等防护物资,为938辆运输防疫物资车辆提供绿色通道。

截至2020年6月底,排查组已排查Z265次列车上的乘客及乘客密切接触人员293人,排查区内外前往色尼区人员188425人、车辆70040辆,排查湖北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色尼区籍滞留湖北待返藏人员197人,为尽快准确掌握色尼区疫情防控情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对于2020年获得的各项荣誉,达娃仓决说,她只是完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的普通工作。

《榜样5》观后感心得体会1

日前,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讲述平凡的故事、再现感人的画面,戳中无数人的泪点,让人从中备受启发、汲取力量。

向榜样学习,也要向榜样致敬。在我看来,榜样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几个人,而是特定时期的某群人。“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永葆初心、始终坚守;致敬挺身而出的“你”,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倘若没有挺身而出的“你”,就没有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成果与胜利,就没有此刻的备受鼓舞。

“你”是白衣执甲的“最美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无论是“必须有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和担当”的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一科主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还是“要用心守护患者,才能无愧自己的职业”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护士长张宏,都是白衣执甲的“最美逆行者”。在他们身上,有无私无畏、冲锋在前,有“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工作。致敬挺身而出的“你”,难忘“你”用生命守护生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如“你”一般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永葆为民初心,随时准备着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你”是一线坚守的“基层工作者”,用真心温暖民心。我知道“你”的名字叫杜云,“你”经常把“居民的需求就是我要做的事”挂在嘴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里随处可见你的身影,疫情防控宣传中有你在贴公告,居家隔离人员家门口有你在送菜,拉网式排查时有你在挨家挨户奔走……“你”用自己的“一直在”,让群众安心。我还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的身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便是“基层工作者”。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感谢“你”用真心温暖民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也要与你一样,在大战大考面前,时刻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倾尽全力,用百分百的真心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你”是风雨无阻的“生命摆渡人”,用奉献感染他人。“你”有一辆车,在那段疫情最紧张的日子里,那辆车曾经载过无数武汉金银潭医院深夜下班的医护人员。后来,“你”凭着这辆车被称作“生命摆渡人”,又带动更多的人组建起一支志愿者团队。“你”就是汪勇,那个守护医护人员的“生命摆渡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无数个风雨无阻、挺身而出的“你”,无私奉献、全力援助,才感染温暖了许多人,才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向你学习、向你看齐,是学习你的那份真挚与热忱,那份无私与奉献,哪里有需要,就帮助到哪里,不仅默默努力,还善于团结他人、形成合力。

致敬挺身而出的“你”,是感谢,更是钦佩。感谢你的白衣执甲、冲锋在前,感谢你的一线坚守、温暖人心,感谢你的风雨无阻、无私奉献。向挺身而出的“你”学习,学习境界,更学习精神,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中奋勇向前。

64682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