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梦想课堂心得
推荐文章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关于真爱梦想课堂心得怎么谢?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真爱梦想课堂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真爱梦想课堂心得1
2015年9月21--22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真爱梦想”基金会举办的“梦想之旅”。这是让我触动最大、感受最深、收获最丰的一次学习体验。即使在此刻,想起那2天的经历,感动依然充满我的胸膛。所以,在此我真想对“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以及真爱梦想志愿者教师等说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如此别样的学习机会。
短短的两天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真爱梦想志愿者教师的讲解,那充满爱与智慧的深情告白,以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别样的培训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爱梦想”就是这样一群有爱心、有热情的人所做的一份充满爱心的公益事业。他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敢于做梦、追梦、圆梦,并让梦想引领孩子们成长。我感受到了“真爱梦想”的真正内涵,也了解了“梦想课程”所倡导的多元、创新、宽容的理念,真正是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也点燃了我的激情和梦想。相信我的人生也会因这样一次心灵的碰撞而有所改变。
想象我们曾经毫无生气的灰白教室,想象我们的老师填鸭式死气沉沉的教学,想象我们曾被束缚的声音、行为和思想,这巨大的改变是多么让人欣喜。我从中看到了中国教育将走向光明的希望。我知道,有很多人并不清楚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有这样一群优秀的人致力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致力于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回归课堂,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角落会变成一个波动的中心,所有积聚的能量会慢慢辐射出去,最后震撼我们中国整个教育界,继而推动我国始终走不下去的课程改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次“梦想之旅”在让我收获感动、希望的同时也让我倍感汗颜。回顾我过去十四年的教学生涯,我忽然发现我真的象一只井底之蛙。我一直认为我是关爱学生的,我一直认为我是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的,我一直认为我的忙碌是有价值的。可是今天我忽然发现我居然没有认真地读过一本关于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书籍,我仅凭着残留在头脑中的有关老师的记忆和自己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以及热情去上课。我配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虽然我也在不断修改教案,不断反思我的教学,虽然我也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人生的指导和生活的关爱,但是,这些还无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为我对教育的认知不足,我没有更新我的教育理念。我更多地是在想如何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我想我的身边不乏和我一样的老师,或许这和我们的专业有关,但更多的原因应还是认识上的不足。还好,因为这次学习我接触到了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他们的优秀唤醒了我沉睡的思想,也刺痛了我敏感的神经。我苏醒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重新认识,另一方面可能我太想和这群优秀的人相处下去了,要想和优秀的人为伍,首先要使自己变得优秀。我希望我能逐步有所改变,更希望这种改变能影响到我身边其他的人。
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带着梦想的翅膀展翅翱翔。让爱化作使命,让使命变成行动,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追梦!圆梦!
真爱梦想课堂心得2
这是我参加教学研讨会感受最特别的一次。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想读书,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长辈的话?为什么书越来越不好教?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常常在反思这些东西。这次到弥陀小学参加此次梦想课程教学交流探讨会,我心里赫然开朗。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老师、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三堂梦想课程,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知识,在操作、表演中学技能。老师把课堂教给了学生,自己走下圣坛,课堂让学生快乐,让学生充实,更获得了对未来的梦想和信念!想想我自己的课堂,基本是牵着学生走,缺少深深吸引学生的元素,缺少深深震撼学生心灵的技法,没有让学生体验,更没有在学生心灵里播种梦想的种子!
通过三节成功的梦想课,我的观念要改变了,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课堂中植入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交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孩子更充裕的时间,学生就一定能创造神奇!
绘本教学是多么新颖的课题,我原来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我深深的被图画书的美丽和教育作用吸引住了,梦想中心只所以配备那么多的绘本,是在向我们昭示:“阅读——从心底开始”!谢谢梦想中心给教育带来光亮,至少已经照耀到我身上!我将尽我所能传播下去。
这次教学研讨,我感到非常快乐,一点儿也不乏味。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不仅启迪了思维、锻炼了能力,而且更多让每位参与者都得到心灵的解放,把我们这些深沉的大人带回到儿童的世界里,快乐并享受着。教学里,为什么不多用游戏教学呢,大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何况小孩!
我是老师,我只能说:既然上路了,就好好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真爱梦想课堂心得3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真爱梦想课程培训。这次培训和以往不同,全新的理念,与众不同的组织形式,领导的大力支持,各位专家团队的介入,轻松有趣的互动交流体验,给了我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全新震憾与享受!
感想一:专家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帮助人实现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追随外部的诱惑,带来广阔的视野而不囿于狭窄的格局,让人坚持独立的理性判断而非寻找标准答案,理解多元差异并因此臣服于宽容。”这是“梦想课程”的教育目标。在梦想课程的课堂上,学习是充满惊喜与乐趣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判断者而是引导者,每个孩子的每种答案都会被尊重。大师们的讲解为我们打带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今后该如何去做呢?我们开始深深思考。
大师们的讲解总是让人受益良多。无论是郭晓冰老师所讲的讲讲技巧“四部八章”还是男神吴冲诙谐幽默的讲解,无论是申博士精彩经典的案例还是王博博士关于幸福的解读,都是那么的深入人心,启人良多。潘理事长主持的高峰论坛更是给力,区长、局长和广大教师零距离的接触,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大师们的随机点评发人深省。
感想二:轻松愉悦的体验课程冲击着我们的思维。在培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专家教师团队组织的体验课程。课堂上,气氛是那样的活跃,老师们一改往常的矜持,变得积极主动,听,教室里欢呼不断,笑声,掌声,欢呼声,叫好声,时时在教室里爆发出来,经久不衰!参训的同行们都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学习讨论的活动中。课前的问候,课中的小游戏,精心构思的体验课题,像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了同行,大家孩子似的表演着,讨论着----这样的课堂是有味道的,美味的,甜味的,温馨的,浪漫的,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它们必将会像相机一样,在每个人的大脑里拍下一个永恒的照片,存诸在大脑“硬盘”里!真爱梦想课程留给我们所有参训老师无尽的思考,那是对教育的思考,对教师工作的思考,对“梦想课程”的思考,对责任和义务的思考!“我们在一起,把爱传下去”,让梦想更美,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这种触动一定会在我们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影响深远!
感想三:全新的理念颠覆我们的头脑。“梦想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已经感觉到问题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但 “信任比帮助更重要”我们的感悟并不那么深刻。
1 我们总是不太相信学生,生怕他们把事情做砸,所以无形中替他们做着做那,我们总是一厢情愿的为孩子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正确的事情,用自己感悟体验代替他们的体验。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早就一批懒惰不会思考的孩子。归根究底是我们不愿相信孩子。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我们要尝试着学会唤醒孩子的向学之心。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就得学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孩子以帮助只能是一次,而给孩子以信任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无亲无故,整日游手好闲,借给他的东西往往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长此以往,人们再也不借给他任何东西。有一次,他跑到几里外一个远亲那里借钱,那位长者二话不说,拿了一千元钱给了他,叫着他的大名郑重地说:“在你来之前,村里人给我打过电话不让我借钱,但我相信你。”就是这么一番简简简单单的话语,唤醒了一个浪子,五年后,他从外地打工回来,还清了当初的借款,开始了美好的人生。信任比帮助更重要。
在这个一切追求速效的时代,信任有时表现为等待——等待小树慢慢长大,我们要像耐心的农民,辛勤劳作可又要信任四季轮转的力量,相信小树天生会为长大而付出努力。学校要评选十大校园小画家,儿子积极踊跃地报名参赛。在我的帮助下,他上网查好了资料,准备作画。因身体不适,我借口不懂绘画技巧,回到客厅看电视,留下他独自一人画画。我鼓励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相信自己!也许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也许他失去了依靠,儿子一个人努力地画着,期间我也曾担心,但却没有去看望。一阵又一阵的刷刷声持续了约一个多小时,儿子拿着他的大作给我欣赏。刹那间,我眼前一亮,流畅的线条,幼稚充满童趣的字体,更让人称赞的是颜色的调配。没想到儿子的画画技术竟然这么好!那一瞬间,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慨,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重分的信任他,给予他一定的时间,再多一点耐心的等待,他会还你一份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