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2)

关键词: 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事迹,最美家庭
文琼0 分享 时间:

近5年来,胡光琴夫妇共资助有困难的大学生12名,除日常生活物资供应以外,仅现金支付就高达52000多元。

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不仅仅表现在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群众方面,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表现勇担社会责任,倾心公益事业上,枝江博物馆新建,缺乏资金,他一个农民一下捐去了5000元。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两会会员积极捐赠钱物达8万余元之多。

马家店街办在城区和江口社区创办福利院,胡光琴夫妇义务承担了美化环境的重任,还无偿捐赠价值7000多元的花卉苗木和盆景。

2009年9月,多年失修的马家店街办二支渠,因暴雨发生严重堵塞,城郊农民的300多亩菜地受淹,办事处筹集17__0多元修缮,胡光琴夫妇一次又捐出了5000多元。

或许,他们并不是满天星辰中最亮的一颗,或许,他们并不是百花园里最鲜的一朵,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朴实无华,纯朴善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了最深刻的注解。也赢得了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广泛赞许。

近20年以来胡光琴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湖北省十大农村女科技致富标兵、三八红旗手等 ,她的家庭也获得了全国科技读书示范户、枝江市庭院经济状元户、枝江市双文明户等荣誉。

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3

我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一个活泼懂事的女儿。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人用自我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十多年来,我和我的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女儿热情上进,勤奋好学,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一、爱岗敬业、共同提高丈夫是一名儿科医生,平时对待生病孩子能够细心、耐心、友善,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充满爱心,常常受到病友家属的感激。我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也是力求把经手的账务处理的清清楚楚,不出现差错。

二、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忙,有困难共同应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我和丈夫都来自农村,双方父母供我们子女读书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身体长年透支劳动又不好。2001年的秋天,我们女儿的出世给家里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同时使我们多了一份更大的职责,我和丈夫下定决心,孩子由我们自我来照顾,尽量不给双方年迈的双亲再添麻烦,孩子一天天长大,现已上七年级,学习很好,也很懂事。虽然我们自我照顾孩子很辛苦,可是我们照顾过程的每分每秒都十分欢乐充实。

三、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二人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勤俭持家,一分一厘,一钉一铆,一草一木,都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能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及绿化工作。家庭环境清洁,礼貌待人,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孩子在很小时,我们就教育她保护环境意识。在我们一家出去郊游时,女儿会将垃圾收拾整理好后,带回扔进垃圾箱。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进取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团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我经常告慰自我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我与家人,而我的努力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一个幸福、欢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仅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仅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4

肖__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故,她记录了这个家庭生活几上、自立、自强尊老爱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肖__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村委会工作名列前茅,乡年度重点目标考核第一名,县先进党支部,本人县优秀人大代表,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肖__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齐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欢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

肖__的妻子吴满凤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件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我,她建立起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我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新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肖__泉同志儿子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肖__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经营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礼貌、科学的完美家庭。

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5

张同(张艳平),枝江酒业宣传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爱人罗宏,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儿子罗百顺,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创办武汉未鐳云字节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结婚24年来,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忙。夫妻之间、父(母)子之间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构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礼貌家风。

一向以来,能够坚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关心儿童,热心助人。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俭。虽然此刻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一向没有丢。始终坚持诚信待人,扎实做事。

因为感情,19__年冬天,毕业于中南林业大学、分配在新洲林业局工作的罗宏调到枝江百里洲人民政府,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妻子张同是百里洲八亩滩村一个农民,曾自学完日语中级教程,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和新闻作品。罗宏调到百里洲以后,他们在百里洲镇上安了家,住在不足十五平方米的镇政府办公楼的301室。那时的家仅有“一张床,两扇窗,三个小凳,四面墙”,清贫如洗的日子,夫妻俩勤俭度日,诗书相伴。1991年夏天,儿子罗百顺出生了,新洲老家的爹爹给孙儿起名:“百顺”,意思是在百里洲生的,只求他们一家人平安顺利。儿子出生后,一家人的生活并非如老人所愿那样顺利,罗宏先后被派到镇政府下属的六个管理区工作,他们先后九次搬家,直到1996年冬天,他们才在镇政府新建的公寓里安顿下来。

为了照顾家庭,张同放弃了到宜昌一家公司任日语翻译的机会,就近在镇上的企业里找到一份工作。为鼓励罗宏好学上进,张同到枝江市委组织部为罗宏报名,要他参加行政专业的本科班函授学习。2002年,张同所工作的企业破产,一下子成了下岗工人,心里升起说不出的悲伤。罗宏鼓励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工作没有了,能够再找,因心境影响了健康,得不偿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同在家整理平时发表的作品,书稿《孤洲心语》能够说是在丈夫的鼓励下完成的。出版社及修改教师对《孤洲心语》的资料十分看好,要作者出7000元联合推出。这7000元对当时的张同一家来说是个大数字,夫妻俩家底本来就薄,加上罗宏老家连续几年遭遇不幸,夫妻俩有限的积蓄全贴补了老家。张同给枝江酒业董事长蒋红星写信,如果枝江酒业资助她出版《孤洲心语》,她愿意无偿给枝江酒业打工半年作为回报。蒋红星董事长为张同的质朴和真诚所打动,同时钦佩她对写作梦想的执着追求。当即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张同联系,洽谈合作事宜。《孤洲心语》在枝江酒业的资助下顺利出版,在三峡女作家文丛中被读者评为“最让人感动”的一本书。六个月的合作期限结束后,张同留在了枝江酒业,当了一名酒报修改,多次被评为公司标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

中层管理干部。罗宏于2007年从百里洲调到枝江市农业局,夫妻俩仍然坚持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有一次张同在洗碗,罗宏提议她用洗碗盆接了水再洗,这样比直接用水龙头冲洗更节俭用水。张同戏笑他太吝啬,说,咱住在长江边上,还怕没有水用啊?罗宏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你若去北方生活一段时间,你就明白水的金贵了!”一句话,给了张同写作的灵感,随即一篇散文“回不去的江河”写出来了,受到诸多读者的好评。养浩然之气,写道德文章,是张同的座右铭。2011年春节过后,省作协约张同写一个关于“三万”活动的典型。夫妻俩平时喜欢听收音机,明白2011年是建党__周年,张同也早就在琢磨着找一个老党员的事迹来做素材。夫妻俩在闲聊中,谈到农业局的退休职工李文英,张同听完罗宏对李文英的情景介绍后当即表示:“就是她了!”。于是,罗宏帮张同联系采访事宜,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同出色地完成了报告文学《棉田里的守望者》,这篇报告文学引发各大媒体对李文英的系列报道,李文英被推为全国典型。有的媒体在报道中大段落地抄袭张同的作品,也不署张同的名字,之后获得了国家级大奖。罗宏为张同鸣不平,张同笑着说,和李文英对农民做出的贡献相比,我们这点付出根本算不上什么。

夫妻俩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先后成功为5对年轻人牵线搭桥,帮他们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儿子罗百顺秉承了自强自立的好家风,在湖北经济学院就读期间创办武汉未鐳云字节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代表。张同于2013年6月加入中国作协,实现了她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2013她被评为枝江市第三届道德模范。

2021最美家庭事迹寻找事迹感想相关文章:

学习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五篇

2021全国道德模范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新时代好先进事迹少年观后感800字5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榜样5张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

个人学先进心得体会五篇

读英雄烈士故事心得体会范文5篇

《榜样》心得体会五篇

6992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