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

关键词: 最后一头战象阅读感想,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阅读
志全0 分享 时间:

印象中大象是一个一种有着身躯庞大、犹如扇子一般的耳朵、长着一对犹如月牙一般的两颗大牙、能给自己洗澡喝水,像是喇叭一样的长鼻、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1

今天, 我看了沈石溪的小说< 最后一头战象>, 感触很深。故事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在保卫西双版纳的战斗中, 象兵只有一头生还, 它名叫嘎羧, 因为嘎羧是功臣, 寨子里的人都很爱戴它。26 年过去了, 嘎羧老了, 它让照顾它的波农丁帮它系上它打仗时佩戴的象鞍; 波农丁认为它会去祖先留下的遥远而神秘的象冢, 所以叫上了沈石溪跟着嘎羧去捡象牙。不料, 嘎羧没有到遥远而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 它在百象冢挖了个坑, 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

读完这本书后, 我想: 为什么嘎羧要披挂象鞍呢? 因为它是一头重感情的大象, 它之所以披挂象鞍, 是因为要在这与战友并肩作战的站场上, 缅怀死去的战象。作为一头老战象, 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同时, 这本书还收录了< 象冢> 、< 死亡游戏> 、< 野猪王> 等十几个妙不可言的故事, 希望大家有时间也看看这本书。

《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2

最近,我读了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书中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之间还会有这么永恒的友谊!此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3

我非常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所以在暑假我就读一本他写的《最后一头战象》。

我原以为象的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的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1969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它已经有50岁了。沈石溪与它成为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有精神,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了一双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波农丁帮它穿上,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的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哪里埋了八十头当年在抗战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德尔坑,黎明时它静静的躺在坑中和他的战友永远的聚在一起。

读了这本书,我非常的感动,大象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的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象、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抛去贪婪的想法,共同保护我们大自然中人类的好朋友—————大象。

《最后一头战象》阅读心得4

暑假里,我读了著名作家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但当我看几页后,感觉跟我想的恰恰相反,如果你打开了这本书,一定会看得停不下来。书中讲述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趣味事件,主要是大象、棕熊和野猪,因为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以把文章内容写得很生动,动物的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给大象拔刺这一章节。一只小象的前腿受了伤,母象和公象不忍心看到小象痛苦的样子,便拦住“我”,让“我”给小象治病,在给小象治疗的过程中,小象难免会有疼痛,但是公象和母象不想让小象受半点委屈,于是严厉的“教育”了“我”一番。从这一点我明白了不止人类之间有感情,动物们的“父母”也是会有爱子之心的。在棕熊的故事里,母熊也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小熊,把痛苦留给自己。

象警这一章节也令我非常感动,因为大象身体很庞大,所以它们不仅要照顾它们的同类,还当起了其他动物的守护员,有一天烈日如炎,河流干枯,只有一条河还流着一些水,但是那里面有好多只鳄鱼,好多小动物都饥渴难耐,这时它们的救星--大象来了,大象们在水里围了个圈,而且警惕性非常高,一只鳄鱼都别想进来,动物们可以放心的在水里嬉戏。

从这本书里,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很多知识,相信你们读了也会喜欢这本书。

8232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