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采访实习心得

关键词: 采访实习心得,采访实习感想,采访
付甘0 分享 时间:

采访是新闻界词汇,即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2采访实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22采访实习心得1

身为大学生的你,你是怎么安排你的假期呢,是回家,还是跟着学校组织去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你以后的社会发展,以下《采访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浏览。

正直酷暑之际,天气很是炎热,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就在这炎热的酷暑中展开了,我很不相信我已经坐上了去西安的火车上,望着飞快越过的风景,我内心的无比的激动,我们这次的任务主要就是采访西安市雁塔区宣传部的干部,跟他们交流学习。

安顿好了一切,踌躇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第一件让人郁闷的事发生了,我们几个女生和带队老师有了不愉快。其实这件事是双方面的,不能单从一方面来看。老师很早前就清楚的交代过,只是传达的时候出了差漏,然而我们理解的也不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倔强不肯退步的和老师对峙着。所以,第二天没有参加集体活动,各自干着各自的事。现在平静下来问自己后悔吗?我也矫情的说不后悔,因为我认为那些去过的地方再花钱去真的没意义,毕竟家里不是很富裕,现实不容许我挥霍。但是,我同意老师的观点,到一个地方去采风,就必然要到当地的文化故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底蕴,去接地气,才会对自己的采访有所帮助。所以,经过这件事,我想最应该做的是,以后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在最初就打好招呼,把准备工作落到实处。也要多换位思考,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理解一件事,个人主义的想法要分轻分重,不能再那么自以为是了。

第二件让人无奈的事接踵而至,采访对象的一换再换,让我们措手不及。起初的采访对象是西安市雁塔区宣传部副部长白小平学长,可惜他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接受我们采访。然后我们转换对象,采访西安市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刘迪学长。然而,因为其他小组的疏忽等原因,在到西安后的第一天晚上,我们的采访对象又换成了省人大秘书詹智勇学长。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在这个闷热的城市显得特别的烦躁。心中难免有些抑郁,无奈的情况下,也只能坦然接受。还好,接下来的事很顺利,像是对之前的委屈一种安抚。詹智勇学长很热情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也极其平和的配合我们的采访。

谁家少年郎不想仗剑走天涯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张扬,那些年的自己在回忆里叫嚣,长长来时路早已载满深深往事。初见詹智勇学长,是很斯文很内敛的模样,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含蓄不善言谈的人。当我们在时间中挖掘过去时,往事突袭,学长的年少气息,豪爽张扬一下子就展露出来。那些青春的故事就那么在一言一语中铺展开来。

大学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朝气,有一种天真的烂漫。在回忆中,在讲述中,在慨叹中,岁月雕刻过的面容也渐渐柔和,也孩子气的牢骚着。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现在的规模。后湖,咖啡店都是想象;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如今的优越。手机,电脑什么都是浮云。学生都是在学习,运动,侃大山中度过自己的青葱岁月。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简单,所以感情才很真挚,很干净。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三年就是一个沟”,更何况我们与学长之间隔着15年的光阴,所以很多故事都透着一件朦胧的纱。尽管不是很通彻,但总能在故事中感受到那种单纯的美好。

学长说那时候的他们,曾住过二十几人的集体宿舍,条件虽然艰苦,但感情很深厚。有时候晚上,一个人心情不好或一群人兴致来了,就提着一瓶酒和一块油的发亮的面包,围坐在一堆,吃着喝着聊着。白天又总是和全校各个系的哥们儿一起踢球,挥洒青春过剩的精力。兄弟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样的日子中日积月累的。突然,很感慨,那时候的他们条件虽然不好,但依旧珍惜上天的恩赐。而如今的我们,住着4人公寓,用着手机电脑,看着小说,玩着游戏,感情却越来越冷漠。四年下来,情分也许也只比陌生人多一点。想到这,不禁有些唏嘘。

学长说,那个时候的自己有点张扬,由于在校足球队,所以人缘不错,在全校很吃得开,不论老师还是同学,都能混成一片。而且,自己又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桥梁作用,两边跑两边说的能力十分强悍。那个时候,学长靠自己在大学里还是很富裕的。有着校队的补贴,广播站的经费和自己的奖学金,已经十足十的赚了一笔。其实,学长是有自己的创业梦想的,想做一些和广告有关的事,只是后来因为很多现实原因不了了之了。关于大学,最大的遗憾,他说是自己没有去考研。因为他们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如果考研,那么以后的选择将会有所局限,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在种种选择下,他选择了直接毕业,考取公务员。很幸运,他第一次考就成功了,此后仕途一片明朗,副乡长、县委办公室、省环境厅、省人大秘书处...一路走来,有压力也有乐趣。感触最深的是,学长的态度,怀揣着一种对生活对命运的体验与享受。困难,磨难,压力...不是没有,只是我们要学会去把它们当做人生财富,去体验它们给予我们的宝贵经历。人生,难得有几回这样的体验。

虽然这次的实践活动很快的在一片忙碌中结束了,坐在回去的火车上,很是不舍,也在这次实践中收获了很多,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2022采访实习心得2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查字典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89944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