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学实践心得体会(2)
在我的眼里,我的指导老师的课堂,就具备这样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听了指导老师的教学课堂,便可以感慨真不愧是出色的老教师。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学生们的吵闹,每个学生都坐姿端正的认真听课,跟着老师思路。令我最为佩服的是老师能紧紧的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合理的分配时间。对于我来说,时间分配是个致命的要害,也许是新老师的原因,准备的充分,内容丰富,讲课较慢,总是怕孩子们听不懂,想教给孩子们所有所有的知识点。指导老师总是说,年轻人总是面面俱到,这样的话初中学生都能直接上大学了。话虽是笑话,但确实我们的通病。不妨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学习知识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味的将所有知识全部塞加给学生们。一味地塞加给学生只能越来越混乱,找不到重难点,一塌糊涂。
除了正常的知识学习,待到学生们都厌倦了,疲乏了,不妨花上两三分钟讲一些小故事,小知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我认为作为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面对学生我的需要有亲和力。因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要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更要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如果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孩子也自然会将你放在他们的心里。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本次学习的例子可以得出: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一名拥有教学魅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新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力量,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
课堂上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课堂有着不同的魅力。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修成的,必然需要时间,只有时间与努力并行,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才会有质的飞跃。
大学生教学实践心得体会5
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教师要真心地相信学生,真心地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而不是定好框框,备好材料,让学生按老师的思维定势去做。优化教学环节,老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二是创设开放的学习形式;三是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氛围,是指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老师要创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者、引路人,还可以是意见倾听者、参与者、学习者。整节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少,多数都是在学生中间参与学生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
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只有相信自己的潜能,并且不断地开放它,那么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主动独立完成的,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完成一点点,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获得老师的肯定,因此,要允许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要表扬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也只有在这样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和谐发展。
开放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助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教给学生,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解放学生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所以,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收放自如,就必须优化教学环节。下功夫打造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轻松愉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默契和谐才能高效。
大学生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