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甲亢病人的护理(2)

关键词: ​护理学甲亢病人的护理,护理学,甲亢病人
美婷0 分享 时间:

7、烧伤临床分期: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感染期、修复期、康复期。

8、国内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1)中国九分法:(头、面、颈)3、3、3,(双上臂、双前臂、双手 )7、6、5,(躯干前、后、会阴)13、13、1,(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 5、21、13、7 注:成年女性双足及双臀各位6%;

__小儿头颈部 面积:9%+(12-年龄)%;小儿双下肢 面积:46%-(12-年龄)%

(2)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积约为1.25%。

9、烧伤严重程度判断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10%~29%,或Ⅲ度烧伤在10%以下;

重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度烧伤11%~19%;或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若合并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有较重复合伤者;

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在20%以上,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10、烧伤局部临床特点

(1)红斑性,I度:又称红斑烧伤。无水疱,烧灼痒痛,皮肤红斑

(2)II度(水疱性),浅II度:有水疱,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红,剧痛;深II度: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拔毛样痛,可见网状血管栓塞

(3)焦痂性,III度:无水疱,皮革样创面,焦痂,痂下有树枝样栓塞的血管,无痛觉,复合后有瘢痕,影响功能。

11、补液总量:(1)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儿童为1.8ml,婴儿为2ml )+ 2000ml(儿童60~80ml/kg,婴儿100ml/kg)

(2)伤后第2个24小时= 1/2(第1个24小时电解质液和胶体液)+2000ml(生理需要量) 【例如:某病人,体重60kg;浅Ⅱ度烧伤,面积为50%,伤后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为 50×6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 50×60×0.5=1500ml,电解质液为 50×60×1=3000ml,水分为2000ml,补液总量的一半3250ml在伤后8h 内输入】

12、补液种类(补液的顺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1)胶体液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为1:2,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其比例可改为1:1

(2)胶体液首选血浆 (3)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液

肿瘤病人的护理

1、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

2、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分类:(1)高分化 Ⅰ级 恶性程度低;(2)中分化 Ⅱ级 中度;(3)低分化 Ⅲ级 恶性程度高

__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往往是中晚期肿瘤病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__给药方式:通过静脉、口服、肌内注射、肿瘤内注射、腔内注射、动脉内注入给药。

__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毛发脱落、肾脏毒性反应、口腔黏膜皮肤反应、免疫力降低。

__放疗的禁忌症:(1)晚期肿瘤,伴严重贫血、恶病质者;(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血红蛋白低于90g/L者;(3)合并各种传染病,如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者;(4)有心、肺、肾、肝等功能严重不全者;(5)接受放疗的组织器官已有放射性损害者;(6)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广泛远处转移或经足量放疗后近期内复发者。

__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降低发病率;二级预防: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重在对症治疗。

3、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TNM分期:T是原发肿瘤,N是淋巴结,M是远处转移。


21567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