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2)

关键词: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出血性,脑血管病
美婷0 分享 时间:

(2)解除支气管痉挛(氨茶碱、沙丁胺醇)。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α-糜蛋白酶)。

(4)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地塞米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

(1)皮内注射法(ID):

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与皮肤呈5°角。

①用于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

②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2)皮下注射法(H):

注入皮下组织,与皮肤呈30°~40°角。

(3)肌内注射法(IM/im):

注入肌肉组织。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角。如: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①十字法:先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画一水平线,再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

(4)静脉注射法(IV/iv):

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与皮肤呈15°~30°角。

高频考点:

静脉注射失败常见原因:

(1)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抽吸有回血,药液溢出,局部皮肤隆起,痛感。

(2)针头刺入较深,穿破对侧静脉壁,抽吸有回血,药液溢出,痛感,局部不一定隆起。

(3)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抽吸无回血。

(4)针头刺入过浅,抽吸无回血。

记忆诀窍:

皮下、肌内注射不能见回血,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刺激性强药液选粗长针头,且进针要深;注射多种药物,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245331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