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知识点整理(2)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⑴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
⑴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⑵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初二语文知识点归纳
1、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2、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亲旧:亲戚、朋友。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嗜:爱好,喜欢。
5、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
绯红 标致 落第 不逊 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匿名 芦荟 翳 责罚 气量 质问 广漠 管束 宽恕 文绉绉 庶祖母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髭 鬈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觅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的姓名。匿,隐藏。
【诘责】质问并责备。【托辞】借口。【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下流】文中指卑劣、不道德。【浪人】游荡无赖之徒。【本家】指同姓、同宗族的人。
【髭】嘴边上的胡子。【鬈】弯曲的头发。【器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