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政策变化(2)
高考每一步改变,都具时代价值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已经走过了45个年头,期间经历不少的改变,例如从此前的大文大理分科,到后来的学业水平测试,再到现在的3+3组合和3+1+2组合,都是具有历史性影响的改变。
每一步的改变,都需要不小的勇气,对于第一个当小白鼠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改变,不过这些尝试是有价值的,只为寻找最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符合学生心里发展的教育、学习模式。
比如现在的3+1+2高考选科模式,就是不再明确地分文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理念。
四川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从去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计入总成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时间安排在当年春季;取消体育特长生等所有鼓励类加分项目。
甘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执行:2022年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近三年新高考改革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名单:江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河北、重庆(较之前发布的省市有所减少,原因其他省份条件还不成熟,不是不改,而是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在已启动的省份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文理不分科,考生根据自身兴趣、优势及高校招生要求自主选考科目,选考物理的人数大幅减少。
随后,国家提出物理选考保障机制,在报考大学专业范围上设限(一流大学的一流专业选考物理),选不选物理成为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分析利弊如下:
不选:优点是可以选考二流大学的优等专业;缺点是基本上与一流大学无缘;
选择:优点是进入一流大学一流专业的入场券;缺点是拉低总分,报考院校层次下降。
所以,是否选考物理需要综合权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从山东省发布的新高考选考组合人数看,纯理科(物理+化学+生物)选考比例13.11%,仅次于纯文科(政治+历史+地理)16.7%,此外物理+地理+历史等组合所占比例较高,可见,物理选考的制度设置和考生认可度都有一定积极作用,在山东省没有遭遇尴尬或者大批量弃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