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世同堂有感优秀作文600字

关键词: 读四世同堂有感,四世同堂读后感
戴衔0 分享 时间: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文化批判的高手,在《四世同堂》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透过小人物看抗日战争,透过战争思考民族文化,从而对民族文化作出理性的批判和继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世同堂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四世同堂读后感1

记得《四世同堂》是在自己小学时代第一次读的,不过那时候体会不是很深,很多情节已经不记得了。现在中央电视一台正在热播《四世同堂》,勾起我许多感想,决定重读一遍原著。

花了3天时间,终于把《四世同堂》读完了,很受感触。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固执,每次和朋友争论对日本人或美国人的看法的时候,我的说辞会那么偏激。尽管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使用他们的产品,但是想要从我嘴里吐出一句赞美他们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没说过他们一句好话,因为我不是政客,更不是外交官,我只是一名热血的纯粹的中国青年。我所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让我明白了我们自己民族所受耻辱的历史,记住了自己的先祖心中所藏的仇恨,我想我也会让自己的下一代明白这段历史,记住这种仇恨。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想我们国家都不要大意,永远不要相信敌人的眼泪和巴结的笑脸。利用和平时代,把自己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打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就算我们没有侵略别人之心,也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防止别人侵略,防止悲剧重演。

四世同堂读后感2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己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其实,他们因为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却没有因为日本人的撤离而亡,他们存活在很多人的潜质里,只是后来的社会不同了,“汉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钱默吟老先生是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忽略书中如此坚强的一个老人。撇开他的政治观点不说,单单他的坚强勇敢,就足以是全书一抹不容忽视的风景。钱老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懂事理的人,这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在全书缓慢的节奏中,钱默吟是一个紧凑的神秘的形象,俨然为书增加许多铿锵之力。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才终于站起来走向光明。 中国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着《四世同堂》,你会更加确信自己对日本人的恨。然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又是无助的,新旧社会的交替给人带来的迷茫是无尽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牺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惨死了,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了,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个悲剧。人们一直疑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大家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人们诧异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却不知结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结尾一句“起风了”,我想就足以表达老舍先生的意思了。历史的车轮辗转向前,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风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许打雷,或许下雨,渺渺茫茫。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

四世同堂读后感3

我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我理应在这样的时代活出自己的色彩,以祭奠前人。

小羊圈,圈出大世界。《四世同堂》以抗战为创作背景,祁家为主要线索,揭示了各种人在此时的背景下所作的不同选择。看书的过程中我反反复复在思考我会是谁?我做不到像钱老这般伟大,做不到瑞全的为国奔走,做不到瑞轩的坚忍……我也无法像韵梅这样为了小家倾其所有。所以这篇作品带给我很多反思,反思我将是谁,我应该做谁!

在各类的抗战著作中,最使我读来有感触的莫过于老舍的这本《四世同堂》。读过老舍其他作品的都知道老舍对于北平的特殊情感就是襁褓中婴儿对母亲的无条件依偎。在《骆驼祥子》中,老舍曾借祥子之口,写出了当祥子处于万分危险处境时,他宁死也不离开北平,要死死守护在护城河边。在《四世同堂》中祁天佑最终选择了投河自尽。老舍在遭受各种凌辱后,没有任何告别的自己一人来到了北平的太平湖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一直认为,如果老舍没有离去,那是的老舍必将是而且一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许子东曾在文学课中说到:一个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撒谎,宣誓、日记、情书都可以是假的,但是好的文学作品是会暴露的,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命运。

当然读完这部作品的感受说不清也说不完…

最后我仍想说,我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我理应在这样的时代活出自己的色彩,以祭奠前人。

每次读老舍的作品都是一次对话,我爱老舍笔下的每一个有温度的字~

36502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