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8篇】

关键词: 天宫课堂观后感,天宫课堂感悟,天宫课堂感想
燕玲0 分享 时间:

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讲授“天宫课堂”第二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8篇】,以供大家参考!

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一)

“天宫课堂”第二课23日16时许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太空授课,也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太空授课。

此次太空授课将中国科技馆设为地面主课堂,同时在新疆、西藏设置地面分课堂。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二)

在首次“天宫课堂”时,王亚平制作了一张漂亮的水膜,还将一朵与女儿一同制作的纸花放置在水膜上。在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纸花沿着水膜表面慢慢绽放,成就了温馨又经典的一幕。

这次,同样是向孩子们展现水的表面张力,王亚平手持两片塑料板,叶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两片塑料板逐渐接近,水便在板间连起了一座“桥”,王亚平将塑料板的距离拉远,“桥”也没有断开。这便是液桥现象。

其实在地面环境下,液桥也并不罕见。洗手时将两根湿漉漉的手指贴合,再缓慢分开一小段距离,指间会出现一段小液柱,这便是液桥。不过,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很弱,在正常的重力环境下,液桥的尺寸通常难以超过几毫米。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便能“大显神通”,可以维持大尺寸的液桥不会垮塌。

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介绍,“液桥”实验利用身边最常见、最普通的水,在微重力环境下展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现象,这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首先被它吸引,然后去探索。”

其实,早在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就曾搭载了一个液桥实验箱,用于开展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通过指令上注,科学家可以在地面上“遥控”实验箱,其内部机构将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三)

“太空授课”开辟了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必然激发出更多社会领域与学生面对的授课方式。比如文学家与学生面对授课,比如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等等。做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所有领域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都懂,但是都做的远远不够,今天,太空授课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坚信,这伟大的一步,必然引领处更多领域的社会授课之步,必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内容,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实、

“太空授课”以一人主讲两人配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圆满的教学。这是一个创举,这是对课堂一人授课传统的打破,笔者认为,这样的讲课方式应该在地面试验推广,一方面,我们的班级人数很多,一人授课,老师很累;一方面,多人配合讲课,更加生动,立体,多元,必然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充实的学习氛围。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创举。

“太空授课”以身临其境的感悟教学别具一格,教师与知识融为一体,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身临其境的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真正创造了教师,课堂,知识的形象合成的。作为地面授课的课堂,我们应该好好借鉴,要根据现场的环境,现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个性融为一体,创造的课堂。只有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

“太空授课”是高科技的结晶,是教育现代化的硕果,必然对我们教育中国梦有无数的启迪,必然引领教育中国梦更加精彩纷呈。

我期盼我们的教育中国梦里有更多这样的太空授课,有种类丰富的工厂授课,商场授课,军舰授课,飞机授课,等等,教育的中国梦,是教育的立体化,社会化,现代化,形象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具体落实之梦。

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四)

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建国初期中国航天从零起步,从身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冲破百般阻挠回国筑梦,到以孙家栋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航天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用无线电传播出的歌曲《东方红》,再到第五代航天人逐步完全自主研发出载人航天技术,“嫦娥”“天问”“祝融”呼啸而来,“中国印迹”如今已闪耀苍穹,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航天,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和生命换回来的,无论是“两弹一星精神”,还是“载人航天精神”,都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天高地迥,始觉宇宙之无穷。归航不是终点,对于宇宙的探索,我们一刻未曾停歇。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即将搭乘神舟十三号飞船即将启航,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不断接续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天宫课堂观后感2022年(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是长远,或是近期内。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宇航员。不为什么,因为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宇宙中那巨大而神秘的星球,又能了解到了宇宙中的长度单位—光年,光飞行一年就可以飞行9.4605亿公里呢!而银河系的直径长达10万光年,然而宇宙中这样的星系就有几千亿个。太传奇,太诱人了。所以,我就一定要去广阔无垠的太空世界去看看。

我还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实拍的星云、星球那多彩而有趣的照片,我总也是看不够。如:直径约25光年的猎户星云;不断膨胀的蟹状星云,它的“肚子”里竟然有一颗直径不到了20千米的一颗中子星。所以,我就一定要去那奇妙有趣的太空世界里看个究竟。

记得在电视上看了杨利伟,费俊龙与聂海胜三位伟大的宇宙英雄,成功的遨游太空的消息,还了解了科学家不断的新发现。他们发现了另一个类似“太阳系”里的“地球”很可能有生命存在;还发现了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上有些星球上大量的金、银、铜、固态石油与稀土矿等多种宝贵资源。简直就是一颗金星,银星啊。这更激起了我对太空探索的无限向往与激情。

13228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