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

关键词: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恰同学少年个人观后感,恰同学少年观看心得
阿祖0 分享 时间:

《恰同学少年》告诉我们:我们要在人生之路上乘胜前进,我们要选择最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潜能的环境,我们要多和那些志趣高雅、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的朋友交往。那么你知道《恰同学少年》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欢。

#585886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1

昨天放区50大庆假,我租来《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碟子,昼夜兼程看完了这部《恰同学少年》,感触很深。

这是一部着重再现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学习生活及政治军事生涯起步的电视剧,剧中塑造了青年毛主席胸怀大志,有勇有谋,立志为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而奋斗努力的光辉形象,很让人激情澎湃。

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自然有他自己所具备的常人没有的特质。青年毛泽东,惊人的胆识,超群的智慧,精准的预见,卓越的才华,这些无不是他成为一代伟人的先决条件。另外,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他生命之中有幸遇到的几位良师,像湖南第一师范的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等,这些具有大智慧以及优良品格和学识的导师们,也启发了他对人生对未来的思考, 《恰同学少年》是一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励志的题材作品。看着看着我不由的就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们。现在的学生,生活过于安逸,少有人立大志。完成义务教育就不需再读书了;读普高比读职高更光荣;考个好点的大学或是求个好点的职业,就能混一碗饭吃。作为一名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老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一种失职。马上就要上第四单元《理想与使命》了,我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如果只是纯粹的教知识,这难不倒我,可要教会学生立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看《恰同学少年》时我就想着让学生也看一看,并不是要孩子们去学他们怎么样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而是应该用他们那种求学的精神,一种忧患的意识,来关心自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把自己融入到整个时代中去。可惜片子太长,没那么多时间让他们看完。

又想到了现在的老师们。影片中孔校长、徐特立先生、杨昌济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因材施教更是让我感动。毛泽东主席曾盛赞徐特立先生: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由此可见徐特立先生的人格魅力。《恰同学少年》中的徐特立先生活像一个乞丐。他身上是补丁衣服,脚下是草鞋,坐不起轿子,买不起油伞,下雨穿件蓑衣,吃学生剩饭,寒碜得像个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乞丐先生,却有着全长沙城教书先生中的最高收入,并且还是省议会的副议长。徐特立先生没有看重名与利这些表面的东西,他看重的是穷孩子能否得到教育。为了资助穷孩子上学,他甘做物质上的叫花子,但他的精神却是富有的。徐特立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诠释了贫困与富有的真正含义。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之职,怎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思考!

#585887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2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生动地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连的现实主题。《恰同学少年》一书洋溢着热情昂扬的青春气息,充满着胸怀祖国的坦荡气魄,是艺术创新与革命传统相结合的典范,唱响了大时代背景下的青春之歌!

在五年半的同学少年时代结束后,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时隔七年后(一九二五年秋),在重游橘子洲头时,伟人有感于学生时代而发,挥毫写下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篇激扬文字更是激发了新中国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而当时(毛泽东写作《沁园春?长沙》时)的背景是国民党湖南省当局正在再次通缉年轻的毛泽东,足以见得恰同学少年这段时光对于伟人而言是多么的难以忘怀。我也正是抱着这般的情怀,在该剧获热播之后,认真去拜读了青年编剧黄晖先生撰写的这部红色青春励志著作,该书还原了领袖幼稚、懵懂的年轻时代,打破了题材的束缚,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凝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品位的叙述手法来解读伟人的高尚人格。全书共二十九章,从第一章《我叫毛泽东》到最后一章《男儿蔚为万夫雄》,作者用许多史料性的文字再现毛泽东朴实、刻苦、好学、有个性、有主见、广泛交友等等诸多方面的品质和方法。

读书贵在有所思、有所得。虽然我们的也大多一去不复返,当我合上这本书时,不禁自问: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们的使命已然完成,为我们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我们的使命悄然开始,我们又将给的后人留下些什么?

#585917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3

板仓先生在湖南第师范上的第节课——修身。课上他问毛泽东的志向是什么,说不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吾当上下而求索,所以并不是毛没有立志而是不肯轻言。鸿鹄之志岂能轻言?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诗可以窥见毛的志向之远大。

“鸿鹄也需要岁月磨练其志”这是板仓先生对毛泽东的评语。作为代文学大家,板仓杨昌济先生可谓眼光独到,眼便看穿毛泽东的鸿鹄之志。因此在师的五年,在校长孔照绶、老师板仓先生等磨练下,不断求索为其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第要务就是要立志。

个人应该志向高远,才能有所作为。众所周知,陈胜在年少给地主老财做短工时就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起义大旗,从此揭开了不可世的大秦帝国覆灭的序幕。作为个大学生,我们肩负祖国复兴的伟大使命,更应该志存高远,誓要雪百年民族之耻,此乃吾辈之义务职责所在!

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则没有动力。孔子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了清晰的目标,就像有了条通向远方的道路,明白脚下的每步该如何走。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故,大家可谓耳熟能详。正是这个伟大的信念支持着周恩来,不管是风里雨里,亦或是槍林弹雨,他都无比的淡定、坚强、勇敢。他不仅参与缔造了新中国,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万事亲力亲为,为新中国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才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幕。老百姓用最最纯朴的方式表达着对总理的拥户与爱戴。周总理不愧我们大学生的榜样,永远是我们大学生、民族的不朽的丰碑。

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对科学之梦的追求造就了居里夫人。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让世人最为敬仰的并不是因为她发现了镭和钋、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她高尚的情操。她认为镭和钋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在发现这两种放射元素之后,毅然向全世界公布了它们的提取方法……

志比鸿鹄,求索成功,石破天惊!

在湖南第师范的五年,毛泽东边求学边求索,并坚信求学就是求索。他忧国忧民、志向高远,以雪百年中华之耻、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求学孜孜以不倦,曾写下“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诗句。前两句表示要甘于寂静,专心学习,修学储能;后两句认为青蛙是万虫之王,流露出“万重江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表现了想主宰国家命运的远大抱负。这就毛泽东,从个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到主宰国家命运、影响了整整整个世纪的惊人蜕变,简直就是石破天惊!

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今朝看谁,就是吾辈!

#585918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300字4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的首《沁园春·长沙》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部以“同学少年”为主题,以毛泽东在湖南第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的大型青春剧,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有很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

跟大多青春剧样,这部戏充满了俊男美女,但不同的是,剧中人物个个清新自然,造型朴实干净,行为大方坦然,没有矫揉造作“装酷耍帅”的各种“经典“青春剧的pose 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以现代艺术的手段,把代领袖、伟人毛泽东的形象,鲜活的搬到了电视荧屏上。总感觉这个戏拍得特别好,观看时也觉得不亦乐乎,这部剧打破了传统讲述伟人传记过时的、僵硬的表现方式和手法,用生活化的、艺术的、情感化的方式把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使剧中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追求形似,努力做到神似”。

91402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