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作文600字(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最后一课读后感作文600字4
在《最后一课》里,讲的是一个普法战争暴发后。一个沦陷的地方。是要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母语法语,去学德语,本文讲的是最后一次上法语课。主人公是一名叫小弗朗士的三年级小学生。
一开始小弗朗士不喜欢上法语课,这一天,到了教室自己迟到了却没有被骂。觉得十分异常,原来是因为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与不舍。教室后排坐满了镇上的人,大家的目光中都带有不舍。课上要背书,自己却背不出来十分愧疚。最后下课了,老师不舍得靠在墙上对我们说:“下课了,你们走吧。”
镇上的人都来学堂,体现出不管老小的热爱国语,热爱母语的精神,对母语深深的不舍之情。这是值得人敬佩的。这种爱国精神也使我想起了中国抗日时期的劳苦人民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我们的心情和期望都是一样的。日本也曾让我们改过教育方式,去学习日语,接受奴化教育。
我认为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当法国阿尔萨斯被普鲁士侵占,最后一堂法语课便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国的法国国民心声。
“最后一课”结束了,我们的学习才刚刚起步。警钟长鸣,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在心理:要想有和谐宁静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我们珍惜时间,从小学知识,学本领,以至于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最后一课读后感作文600字5
今天,我们学完了法国作家都德所著的一篇名作:《最后一课》,我的感触颇深。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但又能管住自己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自述,生动形象得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由景及人,我们不正如此吗?现在我们正在面对“萨德危机”,一旦韩国把萨德安装好,那么日本,菲律宾就会紧随其后。那时的中国将会像一个一丝不挂的人一样,将自己所有的隐私暴露在别人眼前,让美国人民看得一清二楚。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人民的自尊又去哪里了?可笑的是韩国乐天的负责人却对中国人民抵制乐天不以为然,并说:“没有事的,只要我一打折,中国人马上又回去蜂拥而至买我们的商品。”这是带着一种轻蔑和讽刺嘲笑的语气。他们韩国人越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中国就越要挺直腰板。可是仍然有些人却不顾自己的尊严。
一天早晨,乐天玛特里人山人海,那些人大多是中国人,他们跑去乐天玛特里,就只是为那几件打折的商品。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抵制乐天,他们却这样回答:“中国的人口这么多,就算我们不抵制,还有其他人呢。”听到这句话,我为他们而感到羞耻,我只想问一句:难道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就能将祖国的利益置之度外了吗?难道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吗?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多学习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那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敌人少一些怜悯,就是对自己多一份热爱。好好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应从小事做起。
最后一课读后感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