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名著读后感600字(2)

关键词: 忏悔录名著读后感,忏悔录名著有感,忏悔录
树杰0 分享 时间:

忏悔录名著读后感600字四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

从寒假到上个月中旬,差不多历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卢梭的自传《忏悔录》以及《忏悔录》续篇《漫步遐想录》,前者是卢梭在面对造谣时极度渴望的自我辩护,而后者则是这料,人生总会有林林总总痛苦和烦恼,在这个路途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为什么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愤怒的;自我、友谊,这些都关乎生活、关乎人性、甚至,关乎灵魂。位伟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后路途的浅浅悲鸣。看完两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人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忏悔录名著读后感600字五

近来我又读了一遍法国启蒙作家卢梭的《忏悔录》。

上下两卷共十二章,中译本634页,洋洋五十余万字,一口气读下来,看得我俩眼朦胧。随着卢梭叙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进了他丰富而传奇的心灵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与情感的漩涡里,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发出深沉的喟叹——忏悔吧!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所有的人面对这个真实的灵魂,都沉默不语。因为人们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照射出了自己灵魂的卑污与丑恶。

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像卢梭那样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胆量与勇气的。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心惊肉跳地读着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日记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记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记搜集起来,也许也是一部属于我的《忏悔录》。

而今我再一次读着《忏悔录》,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我徒然地挣扎,甚至甘心情愿地投入洪流的怀抱。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真实地忏悔?

在告别尘世的那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电脑前写着这些文字将要贴在博客上面一样,我还能够面对远朋近友,有足够的勇气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真实的自己”吗?

卢梭,你让我再一次发出深沉的喟叹——唉!

忏悔录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中生忏悔录读书心得作文

世界名著读后感500字7篇

文学名著读后感500字6篇

小学生名著读后感500字7篇

关于六年级名著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

六年级名著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后感中学生作文800字

围城钱钟书小说读后感5篇

罪与罚读后感中学作文

《复活》读后感600字范文

110945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