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新名字的故事
奕远0 分享 时间: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

上周还花大约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新名字的故事》,作者是意大利一名女性主义作家,虽然使用了写实的笔调,以及复杂的时代背景,但如果你抽取其中的主要脉络,依然会发现玛丽苏文的本质。

莉拉是本书实际的主角,美丽,聪明,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爱上她。她在快速的恋爱结婚后发现嫁错了人,并且和丈夫迅速翻脸,但是因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无法立刻结束这段已知的错误,只能把情绪发泄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旁人身上。只有当其他男人愿意承担起责任,她才会离家出走,依附于另一个人生活。当然在对男人的选择上莉拉充分考虑了保留自己的傲气的必要,因此并不会选择索拉拉兄弟。我对莉拉最失望的'时刻是她把恩佐拉下水的时刻:让对方为自己无限付出,然后发好人卡......

莉拉所在乎的,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这本书描述的那不勒斯社会,让人很愤怒。男人把女人看做不成熟的,神经质的,和小孩一样需要时时教育的存在,打女人就像打自己的孩子。而女人——不得不说真的非常不争气——似乎非常安于这样的处境,并且也时时刻刻表现的非常不理性,任凭情绪左右,骂人和哭喊就是她们处理冲突的手段。

在这一点上面,莉拉和其他人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莉拉有更多的天分,但是她生活的方式,发泄情绪的方式,依然是典型的那不勒斯女人。可能最大的不同,是莉拉更加纵容自己的情绪,而她的情绪往往也更加的热烈。

一开始也同情莉拉,尤其有莱农的对比。莱农没有莉拉的才华,却因为更加幸运,能够一路读到大学,能够改变命运。但是看到后来,开始发现莱农的韧劲。要读完大学,或许根本用不着那么多的天才,能够坚持,持续刻苦就够了——莱农做到了这一点。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对美国穷人社区的调查,发现这个社区的人要提升自己的阶层,最重要的是做到两件事,一件是读完高中,一件是不要未婚先孕。莉拉一直在随波逐流,没有主动想要改变生活,生活凭什么改变。

这本书被称作女性主义作品。但我认为一个成年人首先要有责任心,而这一点本书中几乎所有的女人都缺乏,所以只好无奈了。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2

看完《新名字的故事》,不由感叹。

古往今来,塑造女性人物的作品可谓不少,就拿中国的《红楼梦》来说,里面女性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命运不同,一个女性人物就是一个故事,女性本身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在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创作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就塑造了两位让人揪心的女性人物——莉拉和莱农,她们两个是从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贫穷的那不勒斯渐渐长大,在学业、事业选择上,在亲情、友情、爱情中,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

埃莱娜·费兰特只是一个笔名,她是一个神秘的作家,甚至没有人知道她的性别,2011年到2014年,她以一年一本的频率出版了《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四部小说,即“那不勒斯四部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费兰特热”。在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中,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莉拉和莱农的童年时光,以莉拉和斯特凡诺的婚礼为止,一个女性的婚姻意味着旧的结束,新的开始。而在这部《新名字的故事》中,接续了第一部中的故事,讲述了莉拉和莱农在各自的青年时代所面对的选择与无奈。

告别了童年时期的相对天真和无忧,莉拉步入了婚姻,莱农继续自己的学业,两个人各自瞩目,莉拉通过婚姻而改变了自己家贫穷的状态,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莱农离开家乡求学,进入一个新世界,精神生活富足。境遇的不同,使两人的关系也变得复杂,彼此依恋、彼此互助,却又相互嫉妒、相互憎恨,这是一对矛盾的共生体,在各自的生活中成长蜕变。

费兰特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讲述的不止是两个女性之间的友谊,这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的史诗,一个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原生家庭的影响、求学之路、爱情和婚姻的无奈……不同的选择,所面对的也是不一样的人生。在费兰特的笔下,每一个女性都可能找到曾经自己的影子,回想当初的某一个生命中的转折点,如果换一个方向,选择另一个男人,那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可惜世上并没有回头路,莉拉和莱农也是如此,当莱农在读书会上遇到了曾经深爱的尼诺时,不知道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莉拉带着和尼诺的孩子又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费兰特在第二部中又留下了一个大包袱,等着第三部的揭晓。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3

哈哈看完了才发现这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现在第一本都要看完了,还是把以前的想法发上来吧,现在的想法都跟前一部混在一起了,也有些分不清是关于哪个时间段的感想了。

感觉自己学东西看自己的兴趣,这一点像莱农;而经常开拓了一个地图之后推倒重来,这方面又类似于莉拉。这么看好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子。看完的那个时候才知道,这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想着要把整个系列都读完。

这一本主要讲述了,因机缘巧合,莱农与莉拉走上了不同的路,莱农在莉拉与家人的扶持下继续学习,终于有所成就;而莉拉则是早早成婚,却与几乎所有人的关系都搞的接近破灭,但莉拉从未向命运妥协,只知道一个劲地向前。

最喜欢的一幕莫过于,莉拉把莱农给她的小时候写的《蓝色仙女》毫不拖泥带水地扔进火炉中,一堆人说着这是莉拉与过去诀别的标志。我只是觉得,这在莉拉心中无足轻重,这不过是过去的一个小小爱好罢了,现在早就一没有了丁点兴趣。虽然这份文字——莱农甚至称呼其为小说——对于莱农特别重要,是因为这些,她的启蒙老师才对她如此器重。我以前好像也这么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过去的事早已尘埃落定,无法改变,那我们所能做的便只有去接受了。无论喜或悲,都看成是一场造化。

好喜欢莉拉的性格,真的是敢作敢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如何去争取,虽然命运总是跟她开玩笑,但她丝毫不在乎,用自己的`姿态,一步步踏在那个世界里。

我到底想要什么呢,这个问题甚至有了些许哲学的意味。中庸的来说,就是在父母的期望下,成家立室,稳住这一份家产,教育出良好的下一代吧。但事实中,成家这个确实最困难,虽然自己说要求不高,长得还可以,然后人也聪明,其他的没什么了。可是自己有很多突如其来的滤镜,看这个怎么这样,看那个怎么也那样,的确“很难弄”,别人说你要求高,那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121043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