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文(2)
每个人总会追寻些什么,莉拉像只猫咪,一直探险新事物,再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莱农因与书本结缘,一生与文字相伴。书中的其他人在这两人的光芒之下显得无足轻重。自己也总幻想能做一个光芒万丈的人,可是后来觉得自己一个人开心就很好了,别人什么的不想管,也管不了。也总分不清自己到底在不在意他人的想法,若是亲耳所闻,别人对于我的意见,即使表面再风平浪静,总会在心中逗留许久;而听他人说再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话,就只是几粒尘埃飘过,不会在意。属实是个怪人。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4
埃莱娜,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天赋不高但是关键时候总是可以做到极度自律、努力的人,在几次面临升学考试,决定命运走向的时候她能让自己从与莉拉的混沌世界中抽离出来,所以她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她始终不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好的人生,她内心深处佩服莉拉勇于斗争的个性,很多个时候她甚至觉得莉拉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面对斯特洛凡对她的变态行为的抗争与忍受,还是放纵自己、背叛丈夫的跟尼诺在一起享受激情与爱。埃莱娜觉得莉拉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而自己只是一个为了与莉拉一样有着丰富生活经历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和不爱的人安东尼奥谈恋爱;在海滩上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一个让自己觉得恶心的老男人;她做的太多错误的决定和行为都是源于内心与莉拉的对比。她从小就在莉拉的世界迷失自己,这是可悲的。
一方面她为自己考上大学,离开那不勒斯那个封闭的城区走进比萨而感到新生,另一方面她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又回想起了莉拉,觉得那个城区里莉拉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一个人该真正体验的人生。
她成长的过程在别人的影子里被反复推敲、揉碎又重新拼凑。这一切都源于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做自己。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5
《新名字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两个女孩16—19岁的故事,一个嫁人成为人妇之后遭遇爱情,另一个坚持学业同时憧憬爱情。即使你没有看过讲述她们出身以及童年的第一部,也可以单独看这部。《新名字的故事》估计取意莉拉的婚后名字以及埃莱娜成为作家的新笔名,秉承第一部细致心理活动的刻画,这种碎碎念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可能保持着实在感引起共鸣。饱满的心理活动令人物形象细腻生动,几乎让人忽视了人物之间的对白,故事节凑感同样保持着顺畅,这种碎碎念很容易让人感觉流水账从哪一页翻读都可以看得下去,每一章节都是如同日记一般,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入木三分。
学生时代,老师让我写日记,总觉得是件很难的事,不会描述。待到认识了很多的词汇,已经忘记了发生的事情。所以,那不勒斯四部曲写下的不仅仅局限于一城两人,而是众多女性白驹过隙的时光,某个羡慕嫉妒恨、酸甜苦辣的百味生活片段,或者让人想起很多曾经遗忘的小伙伴的影子。换句话来说,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一个成长故事,一个青春的故事,两个普通(鉴于我没有看到后面两本,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干出什么大事)女子的故事,一个通过学业以及个人圆滑处事摆脱出身摆脱贫困的故事,一个刚烈女子摆脱家庭宿命活出自我的故事,两个女人精神上相互竞争相互扶住的友谊的故事。也许有人会觉得私人小说的意味浓厚,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淡生活。
《新名字的故事》讲述莉拉的婚后生活,老公与老婆相互出轨的故事,爱情与婚姻到底有多少的重合度才能叫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么是不是成为放纵自我率真而活的理由?人生漫长,谁都希望无悔,然而不可避免的犯错,而犯错之后呢依然坚强的活着。即使人类可以登月,然而依然无法探究别人内心的宇宙。爱我的人却不是我爱的人,我爱的人却伤害我最深……很多爱情故事似乎都是这个道理。埃莱娜看着莉拉的出轨,我觉得她的第一次多少带着竞争的意识,下意识地要去尝试即使她对对方无感,只有不反感就可以,这对于大男子贞洁观而言无疑是相当大的冲击。普遍男子婚恋观点主导的现代文学,出轨成了吹嘘的添头,如果书写者是女性呢,就如同金莲写出轨日记……我们对爱情了解多少?对男子是风流倜傥年少轻狂,对女子呢,何来水性杨花?
莉娜很聪明,她可以做到讨大家喜欢,可是她心里不高兴。即使父亲曾经把她扔出窗外,即使面对丈夫的暴力,依然如故,她似乎没法逃离自己的宿命,她憧憬着侃侃而谈的文化沙龙,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埃莱娜身上,刺激她好好学习。她骄傲,对于埃莱娜的出书,把自己的童年记事本扔进火中……我们看到匕首一样的人被爱情、生活挫伤挫钝,沦为大众。毫不妥协的她可以预见紧张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困境,她依然愿意选择她喜欢的方式去活着,莉拉内心这种疼痛感通过埃莱娜的视角展现在我们眼前。
当然,小说里其他人的形象显得克制,然而男人的面子、男人的歇斯底里心理还是在这本女性主义小说中狠狠的展露无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