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2)
以前,对于“幸福”这个词,我的理解就是能穿新衣服、要什么就买什么、每天都能坐着汽车去上学。可是,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后,我对“幸福”的理解彻底改变了。
这几天,老师要求我们读《建设幸福中国》,我读了每一篇的第一课——有学上是幸福的。这一课有三个故事,读完这三个故事后,我懂得了很多。如《小梅和她的“留守望孩子小队”》中,留守儿童小梅在学校组建了一个“留守望孩子小队”。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做好事,大家都感到很快乐,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无论父母在不在身边,有学上就是幸福的。
在第二个故事《不花钱也能上学》中,农村女孩红红由于8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这使这个家庭根无法给红红和上大学的哥哥交学杂费。为了上学,红红竟然卖掉了自己的长发,这是多么感人啊!而我们呢?有学上还不想上,我感到十分惭愧。
第三个故事是《老龙窝的读书声》。老龙窝是一个偏远贫穷的村庄,那里自然条件恶劣,不是干旱,就是内涝。老龙窝村本来有所小学,这所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几间砖瓦房。可是,一年夏天,洪水冲毁了教室。苗老师只有卖掉了自家的一百多只鸡腾出两间鸡棚当作教室。苗老师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虽然有几次调动的机会,但是他为了这些孩子们,依然坚守在这里。这种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比起这些农村孩子们,我们要幸福多了。可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现在,我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有学上就是幸福的。
初二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六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又想起了前几天我看的那本《建设幸福中国》。
一个国家,她的子民幸福,这个国家就是幸福的。那,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在你寒冷时给你的一些温暖,幸福就是在你饥饿时给你的一点食物,幸福就是在你贫困是给你的一点金钱。只有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大家都幸福,这个大国家,这个大中国才会幸福。
我们的国家在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后终于繁荣富强了,也让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国家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还让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困难家庭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东奔西走借钱。医药费可以按比例报销,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我家有一个亲戚,年逾古稀,却成了孤寡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老人靠种地为生,老了没有经济来源,还有一个孙子靠他生活,在他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党的政策让他的生活好了起来:村干部帮他申请了生活最低保障,每个月都能领到低保金。而且因为免费义务教育,孙子的学费也免了,这让他们减少了不少开支。生病了医药费还能报销。再加上亲友、邻居的资助,让他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在我们的身边,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了信心!但是,更加繁荣,更加幸福的中国还等待我们去建设!我们应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初二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七
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后,同学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讨论“幸福”一词的涵义。有人说,幸福就是学习的悠闲自在;也有人说,幸福就是考试的成绩优异;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家庭的生活富足;似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我的理解是:幸福就是从自我做起,学会感恩、文明、进取。
我班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村野,家庭并不富裕,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做农活或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等。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是我们中有少数同学不尊重父母的劳动,大手大脚地花钱,在穿衣打扮上攀比,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比较,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用。要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父母的辛苦劳作换来的。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念父母对我们的生命赐予,感谢父母的无私的付出和养育之恩。《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当我们对父母多一份体贴、多一点关怀、多一句问候,尽孝心、重人伦、报亲情的时候,父母和我们都会有“心情舒畅的境遇”,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父母有了幸福感,家庭就会温暖,家庭温暖了,我们才会有幸福感。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会报答,学会感恩,学会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常存幸福之感。
人的幸福感还与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一个“文明有礼”环境,一定会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做文明有礼的马鞍山人”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是,有些同学不能从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明。随手开灯而不随手关灯,随手开自来水而不随手关自来水,食品包装袋和纸屑随手乱扔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不仅自己不能获得幸福感,也破坏了他人的幸福感。我深感我们学生的责任重大!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文明有礼,每一代学生都能文明有礼,那么,国家焉有不文明有礼之理?国家文明有礼,国民能不具有浓浓的幸福感吗?
一位西方名人曾说:穷人和富人的主要区别就是,富人有野心,穷人缺少野心。西方人说话直白一些,按我们中国的说法,我理解这里的“野心”就是进取心,就是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荀子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超过父辈,要过得比父辈幸福,就得不断进取。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追求与家族的幸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幸福结合起来。“能做月亮就不做星星,能做太阳就不做月亮”,把知识学扎实,把眼光放长远,立志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所建树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幸福。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年华,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 》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从感恩父母做起,从文明有礼做起,从积极进取做起,将来我们就有能力建设幸福中国,让中国人民幸福。
初二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