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读后感600字
杨家将故事是历史的真人真事,主要讲述了北宋大将杨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他们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后来却遭奸臣潘仁美陷害,几乎全军覆没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家将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杨家将读后感600字1
这个暑假《杨家将》这本书成了我的最爱,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书中那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穆桂英让我着迷。穆桂英身跨桃花马,手握一杆梨花枪。梨花枪在穆桂英手中上下翻动,敌将那是碰上的死,沾上的亡。大败佘太君和杨六郎的辽国元帅——韩昌也成了穆桂英的手下败将。自古以来都是男子挂帅,但穆桂英五十多岁挂了帅,创造了女子挂帅的先例,应证了“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成了我们中国真正的女英雄。
穆桂英正直、善良且足智多谋。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别人以为她向西,但她偏偏向东,敌人都被她搞得晕头转向,吃了败战。穆桂英不仅聪明而且她特别有创新精神,发明了许多新兵器,在各种战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最崇拜的是她那种精神,那种保家卫国,永不退缩的精神。
读了《杨家将》后,我便经常梦到自己成为了一名像穆桂英那样的女将军,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为中国研发出许多最先进、强大的武器。如果真有那一天,美国、日本这些充满野心的国家将再也不敢小瞧我们。我们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我们可以带领其他强国去帮助那些弱小的国家让饥饿、贫穷的的孩子都有饭吃,有水喝。我们将阻止战争,帮助那些难民重建家园,让人民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也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的中国梦!
杨家将读后感600字2
今天我买到了《杨家将》,不知为什么,我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它,对它爱不释手。一有空,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这个寒假,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我都有很深的感触,可喜可叹,可悲可恨。宋朝,那个虚弱无力的朝廷却有如此将门,可喜;不管杨门虎将,还是杨门女将,他们神勇无比,尽忠报国的拳拳之心,令人叹服;可悲的是那无能的帝王;可恨的是那阴险狡诈的奸臣。激动、感动在我的心中涌动。
杨家虎将智勇双全,在战场上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悲壮的是在金沙滩那场战斗中,由于奸臣潘仁美的陷害,杨家军全军覆没。杨老令公凛然不屈撞死在李陵碑前。他以死明志,以死来报效国家。杨门七子赴疆一子还,杨家满腔忠义,一心为国,个个血洒战场。杨门女将也并未因此丧失斗志,而是决定披甲上阵,驱逐进兵,毫不逊色。“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在太君佘赛花的率领下,成功击退进兵,立下了赫赫战功。
“出鞘剑,杀气荡,风起无月的战场,千军万马独身闯,一身是胆好儿郎……”杨家儿女不愧为忠烈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豪情壮志,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抒写了一首悲壮的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背刻“精忠报国”四字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领导虎门硝烟的林则徐……人间的一股股英雄气概在历史的长河中驰骋纵横,一颗颗赤胆忠心像点点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熠熠的光辉。他们唱出了大地儿女的气魄胸襟,唱响了历史的天空。
杨家将读后感600字3
看完了杨家将这本书,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这本书里,杨业一家精忠报国,前仆后继,实在让人觉得即敬重又悲壮。
金沙滩一役,潘仁美泄漏了军事机密,又暗中使用诡计牵制,之后又控制军队,见死不救,以致杨家将全军覆没,血流成河。 大郎枪挑十八员辽将,最后精疲力竭,横死马下; 二郎为护父帅,刀下丧身; 三郎身负重伤,乱军之中被马蹄踏成肉泥; 四郎重伤流落番邦,后来娶了辽国的公主。 五郎伤心绝望,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在北五台出家; 六郎只身突围,留得性命; 七郎最为悲壮,一杆铁枪挑死了敌酋韩昌,鞭扫冀王狄烈,马踩万军,飞驰雁门关求救,被潘仁美用药麻翻,一百零八支毒箭,射得七郎浑身就像刺猬一般; 令公杨业眼看身陷重围绝境,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不愿被俘,受辱。最终在李陵碑前碰头自尽!
唉!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要为这些英雄们一大哭,然而他们虽然被奸臣害到家破人亡,依然不改对自己国家的忠诚,照样死心塌地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就连他们的子孙也一样,这种博大的胸襟实在让人佩服啊!
杨家的男人们个个是英雄,杨家的女人们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从杨令婆佘赛花,到她的两个女儿杨八姐杨延琪杨九妹杨延瑛,甚至是他们家的烧火丫头杨排风,还有孙媳穆桂英,当他们的丈夫家人战死沙场的时候,她们除了悲伤,还要继承他们的遗志,谁让她们是杨家的女人啊!杨家的女人们在自己的家人战死疆场后,擦干眼泪,撑起了她们逝去的家人们留下的一片家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