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故事的读后感600字(2)
邻居好心地提醒他,赶快修补羊圈,不然羊羔会丢失的。他说:“没关系,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丢羊的事情。”
过了一个月,他在山上放羊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自己的羊少了一只,他以为是走失了,就满山去寻找,虽然找得满头大汗,但是一无所获。他自言自语地说,哎,真倒霉,羊跑哪儿去了呢?天黑了,他把羊赶回去,依然关在破旧不堪的羊圈里。
第二天,他清点自己的羊群数量,发现又少了一只。他感到非常奇怪,他心想:怎么回事呢?这时,他突然想起邻居的提醒,哦,说不定是山上的野狼在夜里钻进羊圈里,叼走了我的羊啊。他大声地叫骂道:可恶的狼家伙,偷吃我的羊,让我碰见,一枪崩了你。骂完,他又忙着上山牧羊去了。他在心里打算:等几天再说吧,有了空余时间,再来好好地修补羊圈。
第三天一大早,他清点羊群数量,发现又少了一只,他气得直跺脚,于是他和家人商量,叫家人去山上放羊。他今天要赶紧修补羊圈,他马上找来邻居帮忙,到山上砍来树木,到集市上去买回修补羊圈的材料,辛苦地忙碌了整整一天,彻底将羊圈修理了一番,不仅补好了破洞,还换掉一些腐朽的材料,将羊圈修建得牢牢实实的.。从此,这个牧羊人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故事的读后感600字5
在《世说新语》有一个关于周处的故事:传说在某个地方有“三害”,一是指虎,当地有猛虎伤人,为人痛恨;二是指蛟,当地有蛟藏于水中,时常翻船伤人;三是指周处,他是当地的无赖少年,力气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后来射虎斩蛟,除掉了“二害”,人们以为周处会与那“二害”同归于尽,没想到周出竟然“胜利归来”。等周处回来以后他自己也是“三害”之一,才翻然悔悟,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后来勤奋好学,当上大官,并且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人们好评。
从周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只要努力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同样可以从新来过,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化学史上有名的“格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亚,年轻时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一天,他在一个宴会中被一位女伯爵侮辱道:“离我远点儿,我不想见到像你这样的花花公子。”在听到这句话以后,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他决定重新振作。后来,他拜师苦读,终于补上了原来所差下的功课,并且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努力和研究,有所成就。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格林尼亚有一位“花花公子”变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正式由于他知耻,改正以前的缺点,最终有所成就。
像周处与格林尼亚这样的人,就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所说的那样:“今日跌倒在地的人或许明天还会站立起来。”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面前不能够站立起来。
那位养羊的人,虽然被狼吃了几只羊,但是在邻居的劝告下,补上了那个洞,狼也不能再吃圈里的羊了。正如这样,不管一个人曾经犯过多大的错误,只要他努力去改,也为时不晚。
丢了几只“羊”不算什么,只要去“补”,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故事的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