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阅读有感500字(2)
复仇之心可以压倒死亡,爱情之心可以蔑视死亡,荣誉感可以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它能够消歇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将为人类所敬仰!
赏析与分析:每个人面对死亡,都会恐惧,也都会思考,死亡是什么?人类内心所想的,都是人在临死前痛苦的呻吟和痉挛,那惨白的皮肤和大的双眼,无不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依赖。然而死亡也代表重生,生命的新开始会更精彩,所以不用害怕死亡,如泰戈尔的诗集中那句话“使生如夏生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样就足够了。
培根随笔阅读有感500字5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耳熟能详话就出他之口。这本书分为《谈学问》、《谈旅游》、《谈虚荣》、《谈野心》、《谈运气》、《谈愤怒》等数十篇随笔。
在众多随笔中,我最欣赏的是《论逆境》,我读了又读,每次它带都给我不一样启示。“顺境带来的幸运固然可贵,逆境造就的品质更令人折服。顺境的德行是节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挠。”这是全篇中给我启示最大的两句话。我认为,这是这篇随笔的浓缩精华。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遭遇逆境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不幸,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困难,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万幸,因为逆境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它考验了人的意志,还磨练了人的心智。逆境的磨练,造就了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伟人。
这让我想起了邓稼先研究原子弹。一次,两次,上百次,上千次。面对诸多失败的考验,他没有选择放弃研究。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贝多芬也同样如此,虽然自己双耳失聪,但是他始终认为“谁也无法超越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他谱下了《月光曲》、《第九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正是人们在遇到逆境时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消极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叹息与报怨,最终堕落;积极的人,却能从逆境中学会坚持,得到勇气。
培根随笔阅读有感500字6
论论论一共六十个论,把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论了个明白,论哲学,论政治,论经济,论宗教,论教育,论生活,论爱情,论友谊,论情趣,论艺术,论命运,论心计。虽然每一篇都是短短的,但这样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了,也可以说培根的话语即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吧。
这本《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 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在我们学生阶段的青少年,就象是一页树苗,总希望能够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润,早晨的太阳一样给我们的温暖.当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必须有经历暴风雨的思想准备。
培根随笔阅读有感500字7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培根,直到老师让读时,我才知道这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人生,死亡等等,还有他倡导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变’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新的看法。
在他的《培根随笔》中,有很多值得品位的地方,让人不由得停下脚步深思。同样,在他的文章中,还有许多的名言,其中有许多都让我记忆深刻,比如,有一根关于读书的名言这样说道“书并不与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来”这句话就提醒我读书要学会思考,在道德方面有这样一句“有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这句话就告诉了我道德的重要性。
在《论美》中,他讲述了人该怎样看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只有外在美才是永恒的美,所以,我们这些80后90后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在美,不要在外在美上攀比,我们更需要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才能发挥美的真正光辉。有一些人注重外在美,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这样就不算是真正的美。
死亡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可怕的,但在培根的《论死亡》中,他并没有将死亡写的那样可怕,让人们不用那么惧怕死亡。
总的来说,培根这伟大思想家还是教我很多,这些感悟会让我以后在人生中受益。
培根随笔阅读有感5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