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红楼梦读后感700字(2)
高中的红楼梦读后感700字4
对宝钗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她固然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但也受到了封建权力的压榨,应该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宝钗很少直接鼓吹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日常的一言一行反映出她的真实个性。外表上“随分从时”、“装愚守分”、“罕言寡语”,显得“肃静严厉贤淑”风采,但实际上她“好风凭仗力,送本人上青云”,袒护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在荣国府这人情复杂,矛盾交织的情况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连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风雅”,“会做人”。
“会做人”与她“温顺敦朴”的外露特征相交融,使得她为人人所夸奖。“不关已事不启齿,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处世准绳,使得那些素日里做着丑事的封建主子们赞她“会做人”。例如:贾母给她做华诞,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平日的爱好说了一遍,结果“贾母愈加喜好了”。
宝钗不只会做人,并且经常借“做人”的时机来显示自己的才干。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替她设东,先通知湘云从自家带工具来请大师,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木樨。”外表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忙,但实际上倒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冲击。她处处当心,处处为了奉迎贾母而安插,见的宝钗是如何“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特性就是虚假,她说过,对僧人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以为是乱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从头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责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引起宝玉留意后的,再将金锁从里面的红袄上掏将出来。
宝钗“做人”是胜利的,也留给人们一点启迪。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要想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就要向宝钗学点好的东西,认真加以进修,对今后的人生道路还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的红楼梦读后感700字5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屋子。泡上一杯绿茶,闻着淡淡的绿茶香,我开始了《红楼梦》之旅。
翻开书本,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你——潇湘妃子林黛玉。黛玉啊,你知道吗?当初你写下的菊花诗至今无人比肩。可你后来为何要焚稿断痴情呢?是因为你的多愁,善感吗?我一直埋怨作者为什么不给你和宝玉一个好的结局,哪怕就是让你在红盖头下当一回真真切切的新娘也好呀!
再说说宝钗。说起来其实我也挺喜欢你的,你的美丽,你的才华,哪一个不在姐妹里当首?只是你为了当上二奶奶,在新婚那天扮演着林黛玉的角色!?东施效颦了吧!你知道吗,当你和宝玉在这边热热闹闹的办婚事时,那边的黛玉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我只问你一句,难道你是真心忍着奇耻大辱这样做的吗?
大观园里,安静的香菱,温柔的妙玉,倔强的晴雯,聪明的惜春……这些各有特色的女子汇聚在这里,组成一个小小的“女儿国”,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我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的地方吧!
俗话说得好:“开卷有益”。的确,读书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告诉我诸多道理。《红楼梦》也是如此,不过,经过多遍的品读之后,我看到了《红楼梦》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个满是封建主义的社会。为什么贾家这么大的一个家庭会从繁荣走向衰败?为什么宝玉黛玉的恋爱最后无果而终?没错,就是因为那个充满虚伪残酷和腐朽罪恶的封建社会。曹老写这本书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他用《红楼梦》里的故事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真相。因此,《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我轻轻地合起了《红楼梦》,虽然结束了这次颇有收获的旅程,但我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高中红楼梦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