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读后感700字(2)
武松是个莽撞的人,也确实艺高人胆大,他可不是出于打虎为民除害的崇高目标去的,在没做任何准备的前提下,与老虎不期而遇。这要是一般人就“怂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武松所以是武松,就在这里展现出过人之处了。他借着没散尽的酒劲,如同吃了熊心豹子胆,放手一搏,抄起哨棍就与老虎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让人几乎窒息的紧张氛围中,武松超常发挥,凭借顽强的意志,强大的力量,精准的动作,还有那天不错的运气,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背水一战,赢得了胜利。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老虎再大一点猛一点,或者武松那天再多喝几碗酒,武松很有可能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但是正好当天的虎的大小正好,武松也刚好有酒胆却没有烂醉,武松的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靠的就是勇气,这种绝不言败的精神,亮剑精神,拼刺刀的精神。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很多的事情的到来就是毫无征兆的,这些偶然中的一部分躲不过,绕不过的,比如洪水、疫情、战争……有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这时候我们只能勇往直前,绝不能被困难吓倒缴械投降,这时候就有可能集中生智,排除万难,多一分赢的可能。
勇者无畏,英雄一定是勇者。中国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勇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义勇军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别名。
武松的读后感700字4
《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书里,作者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有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深,武艺高强的林冲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武松。
在我眼中的武松,他是个武艺高超,机智勇敢的人。你们应该听说过经典的武松打虎故事吧!武松是山东清河镇人,为了回家看望哥哥。路过景阳冈,在阳谷县地面一酒家,足足喝了十八碗叫三碗不过岗的酒,在店主人提醒景阳冈有老虎伤人,最好中午结队过岗。武松乘着酒兴坚持过岗,并在景阳冈碰见一只吊睛白额老虎,老虎一扑、一掀、一扫,武松一一闪躲过。经过一番折腾,老虎的力气已经用去一半,武松跳上虎背,按住虎头,用铁锤般的拳头往虎头上打了五六十拳,打的老虎的七窍都流出血来。可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拿起地上的半截哨棒再打,直打到气也没了。这时武松自己手脚都软了,才在青石板上歇了一会后下山去。后来,猎户知道武松打死了老虎。武松就成了声震八方的打虎英雄。
在我眼中的武松,他是个有仇必复,敢作敢当的人。武松有个哥哥,叫武大郎。武大郎有个妻子,叫潘金莲。武大郎一直是迟去早归的卖烧饼,直到城里有一个叫西门庆的财主,看上了潘金莲。潘金莲见西门庆有钱,自然两人勾搭成奸,整日如胶似漆。当然,这件事武大郎并不知道,还是一个小孩子告诉了武大郎。武大郎知道后,很生气。去王婆茶馆里,上前把西门庆揪住。西门庆一踢,踢中了武大郎的心窝,武大郎伤倒在地。回到家,生了病,潘金莲不给武大郎吃。武大郎说了重话,潘金莲怕自己死。最后,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死了。并且在家了设个灵牌做做样子。武松回来后,在灵床前点起灯烛,倒身便拜,哭着说:哥哥,你不明不白的死了,我查出了真相,一定为你报仇。就有了武松杀嫂,狮子楼大战西门庆,并将潘氏和西门庆双双割头,为武大报了仇。最后去了县衙自首。
在我眼中的武松,他是个重情重义,有恩必报的人。武松自从被判至孟州牢营关押后,因得了施恩的恩惠,他醉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了酒店。后来,蒋门神勾结张都监,陷害武松。在鸳鸯楼里,武松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为自己报了仇。
武松是真英雄这就是我眼中的武松。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他是怎么样的呢?
武松的读后感700字5
《水浒传》乃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刻画的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十分有韵味。故事情节更是惊心动魄、曲折离奇、引人注目。
其中,武松打虎一节更是让我目瞪口呆,那“一扑、一掀、一劈”真是让我惊心动魄,脑海中闪现英雄一词。的确,用英雄一词形容武松着实再恰当不过了。他为了大哥而杀潘金莲和西门庆,后又知道自己犯下杀人罪而主动自首。更是体现了他那正直、豪迈、敢作敢当的英雄气概,后因遭人陷害而嫉恶如仇,虽杀有许多人,但都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所以,可见,武松也是一个有原则,讲原则的人。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恩怨分明的武松。既使孙二娘开始想杀了他,但又因比武较量,与其和张青结为兄弟,后在二人的帮助下,假扮修行的行者,夜走蜈蚣岭,后再次遭人陷害而不得以有杀死孔亮,逃离山庄。之后结实施恩,听说兄弟被欺负后,又前去报复蒋门神,直打的蒋门神跪地求饶,后又得罪张督监和张团练,两人狼狈为奸,设计陷害武松,但最终被嫉恶如仇的武松杀死,且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字样,再一次证明了武松是一个光明磊落、不怕死、敢作敢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现在我要向武松那样勇敢、机智,在学习的方面上,也有困难的时候,就像一只拦路虎挡住了我在学习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样打败挡住我学习方面的拦路虎。
武松的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