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精读
在《昆虫记》一书中,大家可以看到法布尔的毅力和坚持探索的精神,懂得了昆虫世界的奥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精读,希望大家喜欢!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精读1
我最近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精彩、好看,它是由法布尔亲身所看、所听、所悟写出来的。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吧。法布尔是法国的博物学者、作家。他从小就喜欢昆虫,渐渐地,对昆虫有了迷恋,最后进入到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这些他每出版一卷,都轰动一次世界。在1907年时他出版了第十卷,那时他已八十三岁。后来有人推选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委员会来决定时,他便与世长辞了。
这本书写了蜘蛛、萤火虫、天牛、松毛虫、蝉、甲虫等许多昆虫。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十分严谨,就比如蝉吧:法布尔要观察金蝉脱壳的时候必需趴在树上一动不动,因为如果你轻轻一动,蝉就会飞走,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开始脱壳,他为了观察蝉花了三年的时间。再比如说:绿蝈蝈儿吃什么这个问题吧,法布尔先给蝈蝈儿吃素食,却发现它们吃不了多少。这成了他心中的难题。有一天他无意之中找到了答案。一天清晨,他出去散步,发现有一只蝈蝈正在吃蝉的肚肠。无论蝉怎么挣扎,它丝毫不放松,它将头伸入蝉的肚子里,一小口一小口地把肚肠拖出来吃掉。之后法布尔捉了几只蝉放在养蝈蝈的盒子里,几天之后蝉的头、肚肠被吃得干干净净。由此可见法布尔观察身边一点一滴都十分认真。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布尔观察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的描述,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人性。本书充满了对生命关爱和万物赞美之情。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是:昆虫的世界和人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去观察、研究它们,对我们人类会有一定的帮助。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一点一滴吧!
这本书充满了活力,大家也阅读一下《昆虫记》吧!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精读2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这本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通过看《昆虫记》也让我了解到了昆虫们的世界,知道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趣事:松毛虫也叫“列队虫”,因为他们总是一个跟着一个排着队走,它还能够预知天气的变化;雄性的荧火虫跟雌性的大不相同,雄性的荧火虫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可以发光,而雌性荧火虫除了这两个小点外,身体前两节形成的宽宽的节形,在下面也可以发光;被管虫是一种很小的毛毛虫,不过它很美丽,有着彩色条纹,它喜欢用树枝和树叶为自己做一件衣服;螳螂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朝各个方向凝视。
在《昆虫记》中,我最感兴趣的昆虫是菜粉蝶,它能以惊人的速度吃掉卷心菜,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它一次能产下二百粒左右的卵,但是只有三四只能变成菜粉蝶,就是因为它的天敌赤眼卵寄生蜂,小茧蜂和黄金蜂的存在。
这本书展现给我们一个神奇、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有织网的天长蜘蛛、大自然的歌唱家蟋蟀、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蝉、热爱集体的奉献者松毛虫等,它们有着不同生活习性和各自捉捕猎物的方法,向我们展现着为生存而斗争时的灵性。动物的生命也同样应当得到尊重,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大自然,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敬畏自然界中大小生物,才会共同拥有光明的坦途。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精读3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