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700字小学

关键词: 名人传小学读后感700字,名人传,小学
启智0 分享 时间:

《名人传》有崇高的写作目的,创造精神世界中的太阳,呼吸英雄们的气息,让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一种支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700字小学,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名人传读后感700字小学1

回想起他的音乐,悠扬而深情,充满着忧郁气息的色彩:有轻快舒展的,像《田园》;有深情浓郁的,像《命运》;有悠扬振奋的,像《英雄》……每当听起这些蕴藏深长的交响曲,不由地感叹贝多芬那超乎常人的思维与独特的理解,就因为这些才缔造出那么多发人深省的旷世音乐。

这位音乐大师却是在那鲜为人知的过去中磨练出来的。他的童年可谓悲惨,他的命运可谓坎坷。在创作名曲时,他几乎都是呆在黑暗的小阁楼。内心的孤独,生命的苦楚,这些都成为他的创作来源,不是吗?在生命中挣扎,在痛楚中创作,谱写着非同于凡人的命运,讴歌着苦痛换来的欢乐。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只是为了艺术牺牲罢了。让人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愈使我痛苦就愈让我喜欢

米开朗琪罗,这位大师的一生都在忍受着政治、教皇、家庭的胁迫,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更使得他无力反抗。自闭,使得他无法主宰自己,而且否定了自己,摧残自己。他的天才与一个在背叛他的心灵结合在一起。性格上的脆弱造成他一生的悲剧情节。然而他用一种极为谦卑的爱来爱着自己的亲人。但,终生陪伴他的只有永远的孤独。回望过去,他创作许多应该给他带来希望与自豪的作品,但他无法聊以自慰。他做了他可能做的一切,但他觉得自己虚度了一生。可怜白发生!

怀着怎样一种沉重的心情读完他的一生,我知道他一定要用一种轻蔑的眼神注视着我想要对他表示关怀与同情。悲悯的一生。他以怎样一种勇气叩问这个丑陋的世界。也许值得同情的是像我们这些卑微的以他人的伤痛搜刮快乐的根本不懂得生命的人。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在我小学的读书生涯,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老先生可谓我的指明灯:史诗般的恢弘气魄与明亮诗意的《战争与和平》,波澜与不安骚动的《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悲天悯人的《复活》。

这位老先生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世人播撒爱的种子,然而讽刺的是他为了寻求真理客死异乡,且无亲朋好友在他的身边。为什么他会在耄耋之年独自踏上火车之路,尔后不治而逝?哎,还不是他的思想与家人之间的不同,使得其沟壑越来越深,终于……

漫天花雨,是你们高贵灵魂的祭。

名人传读后感700字小学2

前天,我抽空《名人传》再次阅读了一遍。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而每一次的阅读,都会为我带来不同的感受。而里面的道理,也令我受益颇深。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全书分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作者罗曼罗兰在全书中描述了这些名人为追求辛福生活、追求理想和困难作斗争的故事。

在三本传记中的名人中,我最敬佩的就是贝多芬了。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优秀的天才音乐家。在贝多芬的一生里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这些坎坷要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恐怕他早就崩溃了,但贝多芬用他的坚韧的意志克服了挫折。

贝多芬的童年就是一个悲剧,贝多芬小时候,他的父亲逼着他学习音乐,想激发他的音乐才能,完全不顾贝多芬的感受,有时他的父亲甚至把他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只留下一把小提琴给他,让他和小提琴一整天关在一起。不仅父亲逼着他学音乐,在他16岁时,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他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酒鬼。

深深的打击到了贝多芬的心灵,但他束手无策,也是这些可怕的挫折导致了贝多芬古怪暴躁的脾气。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堕落,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音乐创作当中了,贝多芬以他过人的天赋,惊人的创作能力,很快的成名了。当他正准备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幸福时,挫折又再次降临到贝多芬的身上——他的耳朵聋了。

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耳朵,音乐是用耳朵听的,如果听不到音乐了,那他也做不了音乐家了。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没有放弃音乐家的梦想,依然和挫折作斗争,他在这种被疾病困扰下既然创作出的来的不朽作品名垂青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和《C小调第5交响曲》。这些作品让人们赞叹不已。

除了《多芬传》之外还有《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书中的米开朗琪罗与托尔斯泰都是和贝多芬一样家喻户晓的名人,都和贝多芬一样拥有着坚强的意志,都是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名人传》里面为我们介绍了好几位名人的成长史,发展史,这些都令我们受益颇深,也让我们对这些名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后的日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

名人传读后感700字小学3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读了一本非常励志的书——《名人传》,这本书的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著作的,他曾在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分别写了三位天才艺术家的一生,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小说家——托尔斯泰。

这本书我通过三周读完,每周只读一位人物,来与书中的人物共鸣。了解贝多芬的苦难,与命运的抗争;敬佩米开朗基罗的执着,对艺术的追求;感受托尔斯泰对真理和爱的信仰。

三位人物的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贝多芬,肖像上的贝多芬拥有一头浓密而乌黑的头发,两眼深遂、目光坚定,嘴唇紧紧地闭着,神情中透露着桀骜与狂野,像是在诉说着对悲惨命运的不服与斗争。贝多芬从四岁起,父亲为了开拓他的音乐天分,可以把他当作神童般炫耀,用暴力逼迫他学琴,在他十六岁时最爱他的母亲死于肺病。童年的不快乐并没有消磨掉贝多芬对美好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大革命爆发时他在爱国情绪的鼓动下谱写了《行军曲》和《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族》。然而悲苦的命运并未远离他,在他26岁后耳朵开始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患上了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而言丧失听力,等于向他宣布死刑判决,在需要聆听美妙音乐的世界里,贝多芬面对的是一片死寂,安静的令人害怕的现实。在身体病痛的折磨下,在这样悲剧式的愁苦下他学习隐忍,愿和命运挑战,创作出了《悲怆奏鸣曲》。这时的贝多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无法找到寄托,他需要超越自己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种种痛苦和恐惧,他感悟到了心灵在愁苦里也同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欢乐。在他创造的欢乐中有《七重奏》、《第一交响曲》等。在他的音乐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命运的呐喊,是努力以欢乐克服悲伤的隐忍,是对生命和苦难的沉思。

18843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