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800字(2)
推荐文章
虽然只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但是《三国演义》也给了我许多启发,也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人要足智多谋,不能鲁莽行事,我们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800字篇4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我国长篇章回小说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还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塑造了400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如今人们对三国的故事津津乐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部小说的魅力。然而在它获得巨大赞誉之声的时候,却有一种声音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了解这本书。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它的内容取自我国历史上风起云涌、豪杰林立的“三国”,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很有意思的是《三国演义》的英文翻译是《Romantic of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的罗曼史,战争、打仗被翻译为罗曼史倒也别具一格。《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战争,是智谋和流血牺牲,里面大量的篇幅在说打仗和智慧的较量。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获得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的《三体》,里面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三体人不会说谎,发现地球上的人都说谎成风,于是向人类学习这一智慧,他们学习所选用的书就有《三国演义》。
如果回到最初的问题,就会发现“老不看《三国》”是有道理的,一是书中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太多;二是容易让人产生英雄迟暮的感慨等。其实,这句话也证明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之大,艺术手法之高超,是一部经得起检验的、当之无愧的经典。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800字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想起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这神州大地上,在20__年前的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却趣事连连;虽然连年战乱,却英雄百出;虽然这个年代的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黄河,可是,这个年代的历史永记我们的心中。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三国演义》中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吧!
一本厚厚的书,虽看起来枯燥无味,但却装满了历史、知识。书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宽仁厚德的刘备,奸诈残忍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义勇武的关羽,雄猛莽撞的张飞,智勇双全而又气量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有长者之风的鲁肃等其他人物。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又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念。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再去请诸葛亮。那时,正好是上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在门口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最终请他出山。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如果想让别人帮忙,必须要用端正的态度去请别人帮忙,这样,别人才能帮助你。同时,自己也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所以,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在书中,还有许多有趣、机智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连环计》等其它故事。真不愧是我国的名著呀!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如今现在又有这样好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所以,《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和道路。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