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第七章读后感(2)
但杜小康毕竟是杜小康,他没有自己怜悯自己,更没有让别人来怜悯他。他用稚嫩的肩头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
杜小康的故事告诉我,富有的时候,不能浪费,不能高傲自大,贫穷的时候,也不要自卑,尽自己所能,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渡过难关。
成长的美。这一切看似平常的往事深深地触动了主人公桑桑的心,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他再也不会抢了陆鹤的帽子,挂在高高的旗杆上,再也不会把父母的蚊帐拿去捕鱼……他帮细马放羊,陪孤单的秦大奶奶聊天,卖掉心爱的鸽子,把钱借给杜小康当做生意的本钱,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上学,最终战胜了病魔,考上了中学。
这就是人性之美散发出来的独特力量,《草房子》用这些最纯真的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
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的长大,每个人都不例外……
草房子第七章读后感篇5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曹文轩的《草房子》当中的《纸月》。
从外地来了一个小女孩,她说要到油麻地来上学,她的名字叫纸月。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一开始不怎么欢迎纸月。父亲却热情招待,问了纸月一个问题,“你从这么远的地方来,会不会感到特别的远呢?”纸月回答不算远。纸月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就来到了茅草屋教室,茅草屋教室是由上等的茅草制成的。纸月背着一个有荷花图案的书包,正好坐在桑桑的右后排。
这之后,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言语的交流,但是,从眼神中读出的文字也证明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生病之后的纸月每天上学都会迟到,这跟生病之前大不相同。桑桑决定一探究竟。他偷偷跟着纸月来到了纸月家小溪边的竹林里,已经到了上学的时间,只见纸月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并没有到往上学的方向走,而是往跳进了路边的麦地,原来纸月看到了路上的三个男孩。
为首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大坏蛋,刘一水。纸月拔腿就跑,刘一水他们在纸月后面追,桑桑觉得很奇怪,也跟着过去了,纸月就快要到码头的时候三个坏蛋也跟过来了。桑桑想保护纸月坐上渡船,他勇敢的跳出来,大声喝道“不准欺负纸月”,经过周旋还是晚了一步,刘一水也跟着到了渡船上。桑桑面对三个比他高大强壮的臭孩子,虽然明显的处于下风,但他没有退缩。勇敢的保护了纸月。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自私的,桑桑却不顾一切的去保护纸月。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却都有一颗见义勇为的心。
草房子第七章读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