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

关键词: 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傅雷家书,第三章
婕音0 分享 时间:

《傅雷家书》不仅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篇1

今年暑假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其实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拔傅雷给海外游学儿子的家信编在一起罢了。但这本不是书的书却给了我不一般的收获。比起小说它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毕竟父亲对儿子的话是我们最熟悉的;比起现在盛行的“成功秘笈”来,它不流于说教,并档次也高了不知不少。它用独特的方式(书信)展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表现了傅雷在生活中细致、严谨、认真的作风。

总的来说,《傅雷家书》主要写了傅雷对儿子生活、艺术上疑问的解答。在生活方面来说,傅雷不仅是拉家常,嘘寒问暖,而是与儿子谈怎样做人,修养,恋爱,甚至于儿子长期在国外而偶尔写错的汉字。诸多方面,都写得让人心悦诚服,入情入理。这也表现了傅雷渊博的学识,而更重要的,一个多年与儿子分离的人,竟能一投笔即写出儿子的心声,排驱儿子的烦恼,并在生活中处处细节中给以指导,不能不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关怀。

至于艺术方面,家信中也是诸多提起,处处可见,其中傅雷对不同种类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批评,对儿子弹琴技巧的指导,及对小说中各色人等的点评,更是显出了傅雷极高的修养,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其实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傅雷、傅聪父子之间像朋友一样真诚交流的状态。他们之间,虽然相隔万里,却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像面对面一样无所不谈。试问有多少人能像他们父子一样。尤其是年纪与书中傅聪相去不远的我们,平日与父母的交流少得可怜,有的也大多像成绩、学习、生活琐事之流,缺乏深层次的,真诚的,有建树的交流。

握紧拳头,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我们却拥有了一切。

关于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篇2

“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傅雷先生对儿子的一句句叮咛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无尽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挂念不已的心绪,在那一支笔下,处处开花。

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滔滔爱意,提笔时便化作一江春水缓缓流动,流入傅聪的心中,流入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的心中。

不问自己的身体,心中只是关心着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若一座五指山,日日压在傅雷夫妇的心头。看似无尽的唠叨,先生他们一句句的叮咛,指引了傅聪,温暖了傅聪。

这样想来,父辈不都是如此吗?

《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汪曾祺先生老父亲的一句句叮咛,为他指明了日后的方向;《城南旧事》中,林父对林海音的叮咛,不也温暖了她的童年吗?

父母们大抵都是如此吧。

无数的名家也写到过父辈,他们或亲善或慈祥或质朴或严苛,他们也大都将一江柔情融在一句句或严厉或温柔的叮咛中,绘制出孩子们一生中爱的底色。

我想起我的父亲。

“写作业时坐直!”

“作业写完了吗?赶紧写完睡觉!”

“走路时不要驼背!”

“要保持好奇心,要快乐!”

“要不服输,要学会思考,战胜困难,享受思考过程的乐趣”

……

一句句叮咛贯穿了我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父亲总是事事要操心,因而我总是会烦倦。读了《傅雷家书》,我慢慢体悟到父亲叮咛中融着的满心的爱,与无尽的关怀。

听听父辈的叮咛吧,那一句句叮咛中包含着父辈的人生阅历,最真挚的祝愿,最诚恳的劝导。

听听父辈的叮咛吧,那一句句叮咛中是扑面而来的浓浓亲情与一片深情。

听听父辈的叮咛吧,让爱在叮咛中飞舞。

关于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600字篇3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31490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