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700字(2)
赤条蜂非常有趣,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小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非常细的线连起来一样,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丝红色的腰带,这就是又娇小又美丽的赤条蜂。
在《昆虫记》当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有漂亮的昆虫,有聪明的昆虫,还有奇怪的昆虫各种昆虫都有着自己的脱险方式、生活方式和捕食方式,其实,我从小就很不喜欢昆虫,可是,我在读了《昆虫记》之后,不但使我喜欢上了昆虫,而且我还喜欢研究昆虫了呢!
《昆虫记》这本书真是太好了!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篇4
正所谓,文题就是文眼,你题目起得好,文章自然能吊起人的胃口。手中咖啡色封面的《昆虫记》,读后感的名字就同他的内容一样不好写。无意间瞥了外公一眼,他老人家正对着电视机荧幕上的《探索与发现》看的是津津有味。不过没想到,就是这一瞥,给了我灵感。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耗费了毕生心血造就了一本详细记录昆虫的本能特性,深入了解纷繁复杂昆虫世界的《昆虫记》。对于我们来说,昆虫是陌生的,对于女孩子来说呢,甚至是恶心的,所以我才认为它不好写。不过这个“昆虫的史诗”每一章每一节都生动有趣,浸透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法布尔用人性观察“虫性”,让我们深入了解昆虫界,法布尔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昆虫的智慧似乎比人类要低上很多个等级,但是他们有着同于人类的某些特质,比如说,有着捧玫瑰花求婚的小伙子,还有着熊来袭击装死的。当然,也有贪婪害己,向喜欢的异性示爱,以及有敌人来临时急中生智装死的昆虫等等。故事分为一个个的小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故事。看着看着,我便入迷了。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我的文题。探索,探索什么?当然是昆虫界的`奥秘了!这本书中,我觉得最好笑的一个章节就是讲昆虫装死。它们是怎么装死的啊?法布尔选择了一种昆虫——胆大凶残的黑步甲。他曾三次把这只可怜的虫子从高处摔下,并且仔细观察了黑步甲“装死”的姿态。他一共拿黑步甲试验了五次,发现每一次他“死去”的时间都会比前一次要长一些。
真是个奇怪又搞笑的现象!如果是我,大概“游戏”到这一步就会结束我的探索了。但是法布尔却不是。他继续做着实验,通过更深入的探索,他居然发现,黑步甲的“装死”并不是“装”的,而是真实的暂时麻木的昏沉状态。
真是不可思议啊!文章看到这里,就引出了文题的“发现”了。确实啊,只有探索,才能有发现嘛!
这本书凝结了法布尔毕生的心血,生动地描述了昆虫世界,其内容的深刻,无不令人佩服。
昆虫记读后感700字篇5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透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搞笑,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搞笑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述。如:螳螂的大腿下方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述,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方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述,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十分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明白管虫会穿“衣服”,不明白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明白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此刻我全明白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能够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能够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样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可是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此刻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就应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