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十七回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这本小说讲的是宝玉一病不起,王熙凤和贾母为了使宝玉的病好起来,决定让宝钗扮成黛玉嫁给宝玉。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红楼梦三十七回读后感6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红楼梦三十七回读后感600字篇1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一、作品的主题。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和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宝黛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它是政治小说,隐喻的是康熙朝政;有人说这是作者的自叙传……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多重性,多主题,已成为偽:楼梦》的一大特征。
《红楼梦》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对人性摧残的血泪控诉。如对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的摧残,书中还 用曲折手法表现这一主题,如万艳同杯(悲)酒、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千红一窟(哭)茶、贾代化(带话〉、贾宝玉〈假宝玉〉、秦钟情种八贾语村(假语村言)、甄士隐(真事隐)等等都是暗点书中某些含义。更有诗、词、灯迷、酒令、骨牌等皆用隐语。万艳同悲、千红一哭、原应叹息是非常明显的有关该书人性被摧残的主题的揭示。
二、《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曹雪芹脱出了中国章回小说的窠臼,以散文化的描写为主,进行着生活全景式的创造,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情世态和人物刻画见长。曹雪芹的创作原则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红楼梦》以“以假寓真”为结构,全书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人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
後i楼梦》结构程纵向发展的线索有多条。一条主线: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四条副线: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些结构线索的设置,不是单一的结构艺术的表现,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不是个体的偶然的,而是带有一般的历史必然性的。这一悲剧,是民主与专制、叛逆与卫道思想对峙,而进步思想与美好情愫被毁灭的结果;这一悲剧,是封建宗法、礼教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红楼梦》的森罗万象,也表现在它的人物塑造上,这是《红楼梦》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色。它代表了《红楼梦》的最高艺术成就。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妃子、王爷、兵丁、老爷、太太、小姐、丫环、小厮、仆人、村女、村妪、伶人、尼姑、道士……显示了纷繁丰富的封建社会的人生图景。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著名的人物,有反封建的叛逆青年贾宝玉,敢于反 抗 封建淫威、宁死不屈的婢女晴雯、鸳鸯,刚烈的尤三姐,也有藏愚守拙的美人薛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外慈内狠的王夫人、迂腐昏庸的贾政、道貌岸然的贾赦,还 有贾母、探春、袭人、尤二姐、刘姥姥以及贾琏、焦大等等。这些形象,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
贾宝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在宝玉未出场前,借贾雨村之口说:贾宝玉是一个“时代的怪胎”。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周旋在姐妹中间及侍儿之间”。贾政说他是个“酒色之徒”,贾敏所知道的宝玉“顽劣异常,内帏厮混”,警幻仙子和贾雨村对他的评价稍稍脱俗,前者说他是“闺阁良友”,后者说他是“情痴情种”“逸士高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叛逆者,也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的痴情表现在对恋人、友人、亲人及对万事万物的博爱上,宝玉最后的遁世,表现的是他最珍爱的东西被彻底摧毁、理想彻底幻灭所带来的剧痛过后的最终平静。
《红楼梦》塑造的人物还 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际做出不同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这在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病弱的林黛玉,貌若西子,多疑刻薄,清高孤傲,任情任性,弄得人心相背;康健的薛宝钗,冠艳群芳,知情达理,宽容随和,稳重和平,深得上下欢迎。林黛玉多情无邪,率真单纯,薛宝钗理智藏奸,心有城府。这两个形象一经出世,便交替沉浮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和社会形态的变幻中。
《红楼梦》还 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任何细节描写中,都可以看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凤姐总是那么奸诈泼辣,黛玉总是那么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庄重平和而处处可见城府很深。这些不同的性格都是由于人物各自的不同出身、不同教养、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所造成的。因此,不同性格的人物,往往都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力量。
《红楼梦》还 通过大事件、大场面,把人物安置在生活冲突的漩涡里,用人物自己的言行,鲜明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抄检大观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封建统治势力向它的反抗者进行的一次集中的大镇压,通过这个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更广阔更深刻的意义上,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的王夫人,指使和筹划了这次大抄检。凤姐装作很冷漠的旁观态度,玩弄着两面三刀的伎俩。王善保家的表现出一副丑恶的封建奴才相,一心想往上爬,只图讨主子欢心,公报私仇,折磨丫环。随着抄检,我们看到了园子里众多人物的不同表现:甘心投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袭人懂得这次抄检于她有利,毫不介意地接受了检查;晴雯则相反,坚决抗拒;紫鹃冷静平和,但显然带着很大的反感;因是庶出而要特别维护自己尊严的探春则满腔怒气;惜春胆小怕事,只能洁身自好,唯恐连累自己;司棋敢做敢为,坚强自信等等。在这其间无不流露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和个性特点。
总之,《红楼梦》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达到了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红楼梦》问世以后,早在清代其影响已不限于国内,1842年即被部分译成英文。此后各种外文译本陆续出现,有近20个国别语种,几乎遍及全世界。国内外已形成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以致在国外形成这样的看法:不了解《红楼梦》就几乎等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红楼梦三十七回读后感600字篇2
司棋这个人,说起来和抱琴、侍书、入画一样,是打小跟着贾府四位小姐的,然而四春在红楼中还是陪衬宝黛钗湘的第二层人物,琴棋书画四婢自然也无法和平袭鸳紫相提并论。迎春又是四春里最不起眼的一个,连她悲惨的命运也因其素日的可有可无而给不了人太大的震撼,跟了这样的主子作丫头,理所当然更加不会引人注目了。
然而雪芹就是雪芹,在这个最没什么戏的地方依然让他唱出了彩儿,琴棋书画能够给人留下印象,大半要归功于她——因为大观园里最叛逆的一个丫头就出在这里,她既不象晴雯有名无实,蒙冤而死;也不象袭人善于掩饰,得保贤名——她是名副其实地和表弟有私情、而且被人抓了现行,声名扫地,然后被赶出了大观园——在那一群清雅干净的女儿中,司棋这样的女子“便留下,也难见园里的人”,而且“把姑娘都带的不好了”,她的被逐,简直是恶有恶报,让人连同情之感都不会产生——这就是司棋!
司棋绝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在61回里她第一次出场,就是为小丫头莲花儿和柳家的拌了几句嘴,便带人来把大观园的厨房给砸了。这一段本是 “断冤决狱平儿行权”的引子,然而雪芹一不肯虚掷,这段柴米油盐的俗事写得极其精彩,几个当事人的性情为人几句话就全写活了,司琪的形象便是在这里活灵活现地立了起来。
司棋想要吃一碗鸡蛋,叫小丫头来传话,让“炖得嫩嫩的”,管厨房的柳家的不肯,于是两边开始拌嘴吵架。柳家的当然有些欺软怕硬,迎春最没气性,所以她房里来要东西当然能挡便挡,因为这要的本来就是额外的,“买来的又不吃,又要别的去!”浪费的东西要厨房里赔补,她当然不愿意。而且这显然不是第一回,莲花儿以前还来替司棋要过豆腐,她给是给了,却是馊的。小丫头莲花儿的伶牙俐齿给人的印象很深——因为有旧怨,你不给我就翻,结果真翻出来了,越发得理不饶人“这不是?你就这么利害?吃的是主子分给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
柳家的一向小意殷勤,任人不敢得罪,今天被莲花儿刻薄话一逼,一肚子委屈不免借机往外倒;这一说不要紧,莲花儿要强好胜,立即把她巴结宝玉那房的事端了出来,于是柳家的说出原因:人家给过钱的,“有的没的,名声好听。”邢夫人的吝啬是有名的,迎春一房怕也有此余风。迎春又不会做人,既没势力,又没什么好处给人家,人家自然不买帐。莲花儿事情没办成,又惹了一肚子气,自然回去搬了大姐司棋出来。
莲花儿本是司棋调教出来的,从她身上就可以看出些司棋素日行事之刻薄自大——这只是第一层铺垫,接下来真人未出场,又铺垫第二层,仍是先声夺人:打发人来催莲花儿,说她“死在这里?怎么就不回去?”——等不及当然要催,然而张口就是“死在这里?”小丫头竟也原话照搬,可见其言之司空见惯。莲花儿回去搬嘴时司棋正伺候迎春吃饭,本没工夫吃东西的,那她为什么催的这样急?那么不是和小姐一起吃就是伺候主子吃饭前自己先点补点补——绣橘说过“我们这屋里是没礼的”,二小姐一向不管事,司琪在丫头里为大,以她的厉害若是自己行的正做的直下头也未必就敢那么无法无天,这没礼数想也是上行下效,由来已久了。
顺风旗扯足之后,司棋正式登场——先是听罢心头火起,却暂时不动声色,等伺候迎春饭罢才带人出来发作,免得二小姐知道先来和稀泥,这口气就出不了了;带人一进厨房,众人忙起身陪笑让坐,你以为伸手不打笑面人?司棋姑娘岂能这么容易就被人哄得下?仍是喝命小丫头们“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扔出去喂狗,大家赚不成!”并不是来吓唬你们的,也不听你们废话,来了就直接砸场子!三小姐探春敢作敢为,当众就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嘴巴,却仍是摆明了理由,站稳了脚跟,叫你挑不出理来。二小姐没那么多道理,司棋姑娘也不跟你们讲道理——想想“丰壮身材”的司棋叉着腰往那里一站,指挥手下人开始打砸抢的情景,简直和黑社会老大一般的霸气十足。砸完柳家的赶紧蒸了一碗鸡蛋去陪情,司棋仍是不依不饶,全给泼在了地下——多么强横霸道!晴雯再要尖好强,终究势单力孤,事事要自己出手,不象她立马能拉起一票人马出来,一派江湖帮派作风,横扫千军,无人能敌。
正是因为顺风船行惯了,司棋才敢这样大胆,竟和表弟到大观园里来偷情,以至被鸳鸯给撞见。在那个极注重男女大防的时代,女子的名节比性命还重,也唯有“二木头”迎春小姐的胡涂懦弱才会把自己的大丫头纵容得如此狂放任性。更奇的是“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算来是八月初四晚上,抄检大观园则是八月十二夜里,其间有七八日的工夫,而且潘又安都逃走了,司棋竟不怕有人追究下来查到她,那一堆表赠私情的情书香囊也不想法子转移一下,以至于歪打正着全给抄了出来 ——细想想却也不错,当时司棋担心气恼得病着,未免精神短些;又一向没吃过什么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况就是想转移也没地方可放,因为连家里也瞒着呢;真要一把火烧了又舍不得,就算恨情郎没担当先逃了,也没到恩断义绝的地步,这东西更要留下来做个念心儿——就是这一念之痴,结果闹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