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读后感500字6篇(2)
其次,是狼的团体精神。狼在捕食时通常都是团体出动的,捕获食物时从不会自私独吞,而是与大家分享。故事里说到:当狼群进攻黄羊时,在最西边的两条大狼在一条白脖白胸的狼王的带领下,闪电般地冲向靠近黄羊群的一个突出的山包,以最快的速度抢占了这个山包。然后,其他憋足了劲的狼群从草丛中一跃而起,纷纷从东、南、北三面向黄羊群猛冲过去,最终形成合围,成功地捕获了许多黄羊。这个情节让我想起我们上数学课时进行的小组合作讨论,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组员却丝毫不听,都只顾着自己做自己的事,结果我们这一组在课堂展示项目上成绩很一般。看了狼的故事,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学习狼的团体合作精神,既然要共同参加一个活动,就不能只顾自己做自己的事,而是要合作互助。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欣赏狼超凡的忍耐力,紧密的团体合作精神。我要把它们运用到学习当中,这样才更能取得成功。
狼图腾的读后感500字5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介绍: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在阅读《狼图腾》这部书之前,我对狼这种动物知之甚少,只知道这是一种危险的动物,对它的习性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狼的精神”了。《狼图腾》给我展开了一幅从没想过的世界,它展示的“狼的精神”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本书由几十个连贯的故事链接而成,书中的故事都关于狼的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等等。每个故事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仿佛随时都会从书中呼啸而出。书中最牵动我心的是一篇描述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的故事,故事中一只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被主人公饲养,习惯人类社会后不能返回族群的悲剧。
阅读过这本书,我对狼这种动物有了更深的理解。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信奉狼图腾,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离不开“狼的精神。在中原生活的人们,习惯了圈地种菜、盖房子,进而慢慢形成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市。这种观念伴随的中原人一代一代的成长,但是中原人的观念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到草原上,不仅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更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动物相对于人类来说,是弱小的;但是很多动物的智慧,值得人类研究和学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也最大程度的展示了在一个大环境中生物链是如何一环一环相扣;人类和动物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学习。
狼图腾的读后感500字6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从描写狼的成语、诗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说,中国成语词典上记载了许多相关批评狼的成语,而赞美的却少得可怜。在外国童话里,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贬低,狼竟成了邪恶的象征,妄图吃了“小红帽”。即使你从没看见过,仅凭这些,就让我们已经不寒而栗了。
但是,当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图腾》的书后,我对狼的形象给予了重新的认识。起码在这本书里,狼已不在是残忍的、粗暴的……而人类却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内蒙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们在这儿自由地奔驰、与人类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见识短的人竟然闯进这个属于狼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杀戮,多么惨无人道!多么淋漓尽致!
这就是《狼图腾》中讲述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陈阵与几名知青,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与狼的搏斗,看到了狼的兴衰起伏,由开始的害怕狼,到最后与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这几十个紧张离奇的与狼相关的故事,将我吸引到了一个狼的世界,似乎真的与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顽强的。它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团队的名义,与人类进行抗争。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中的友爱与亲请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残忍,但狼只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攻击牲畜和人,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却惟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种精神不正是强悍进取的精神吗?我也深深地被这种 “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狼图腾的读后感500字6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