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心得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菜根谭读书心得5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书心得1
近期抽空简单的阅读了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一样的面具去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到达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从事教育岗位数年,深知自我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深知自我在岗位上的态度、做事的严谨与否与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深知公平、公正、公开的严格的制度执行对于学院的发展和声誉的重要性。正是母校传承的一种精神,正是党员身份的不断激励,正是工作中的努力和学习,我得到了成长和历练,也更是这样的经历,我更加成熟,对于学生工作更加尽心,每每学生的喜悦,也时常拨动我内心的自豪之弦。
菜根谭读书心得2
周四下完课,回家的路上,在老顽童师兄的车里交流上课的感受,我说:“今天上课的时候我突然自己笑了,为什么笑了呢?有一刻我转过身,目光依次看向每个人,发现在座的(包括老师)每个人我都挑剔过,接触这个人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到他(她)的缺点。想到此,我就乐了,怎么就没有一个我完全看得上啊?”
难怪自己没有社交、没有朋友、与各个团队集体格格不入、特别的孤立、从小就性格孤僻。难怪自己讲课、办活动没有人来捧场呢。真是因果不虚啊!越是想到此,我越是乐了,这种乐是恍然大悟的苦笑与自嘲啊!
在工作中也是有这个臭毛病,私下里跟关系不错的同事A聊天,肯定离不开评论其他各个同事。说是评论,更多的是背后非议与妄议他人,以攻击与挑剔别人的缺点为乐,为此还喋喋不休,一个大男人简直就是一个八婆。结果呢,自己的同事关系也不融洽,经常出现关于我的谣言。比如,平时我在办公室外的走廊来回次数稍微多一些,同事们私下里就会互相猜想我是不是不想干了、准备离职跳槽了。比如某个时间段,稍微跟某个异性同事交流多一些,然后马上就会有我的绯闻出现。诸如此类小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头疼、烦恼与无语。
成长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这些狗血的经历,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年修学下来,越来越清楚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所以在周四的课上,我突然笑了,很摇头的嘲笑了一下自己。
因果何曾饶过谁呢,不管你什么身份、什么智商…….世人都在因果规律当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我自忖是个修行的人,可是最基本的因果律一直被我无情的、选择性的屏蔽与忽视了。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听着真是妙啊,听着真是至理啊,听着真是好有智慧、好有辨证啊;这句话估计好多人都不明白是啥意思吧,特别是前面那句万法皆空,好多人不懂吧,但是我居然一听就懂啊,嗯,看来我比一般人聪明。”会这样自言自语的人,多半是趾高气扬,喜欢挑人毛病,与人接触没有耐心,脾气又臭又大,喜欢嫉恶如仇,言语喜欢伤人……这就是我,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三十多年反面经历,生活在你们身边给你们造成无尽伤害的、或许你们熟悉的一个人。
最后,希望大家以我为戒,真的,请重视因果,一点都不能马虎。
菜根谭读书心得3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许多疑惑、感慨以及愤懑不平之事,有时一点困难或弯路,就足以制约我们一生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总有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奋勇前行。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在我的青葱岁月彷徨、迷茫时,正是《菜根谭》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以“连横”理论多次劝说秦王却屡遭失败。最终在钱财用尽的时候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没有从织布机上抬起头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攻读兵书《阴符》。学成之后,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国与秦的盟约,挂六国相印。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然后他再次回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钱财、荣耀、权力面前,人们最易感受到世态炎凉。而我也总摆脱不了生活的愤懑、纠结和无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菜根谭》,如遇名师,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大意是: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