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1500字范文(2)
若不是一次偶然担任陪审员出庭审判,他的人生也许会像无数的贵族一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激不起一丝涟漪。他会像常人那样目睹自然界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但死去之后,除了在斑驳倾颓的墓碑上,恐怕没有人再会记得起他的名字。
那一天,他很不情愿的去参加法庭陪审,因为当天晚上还要处理与私通已久的情妇的感情纠葛,出席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公爵之女的家庭宴会。法庭的气氛严肃中夹杂着枯燥无常,陪审人员都感到乏味,就在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刻,一个毒杀嫖客的女犯人的出现骤然攫取了所有男人的目光,同时更让聂赫留朵夫心中大惊。这个人竟然是聂赫留朵夫十年前曾经诱奸而又抛弃的钟情少女喀秋莎。
那时,聂赫留朵夫十九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在姑姑家庄园休假期间,结识了让他心动不已的喀秋莎。喀秋莎是姑姑家的婢女,豆蔻年华,青春靓丽,浑身荡漾着少女的天真烂漫、纯洁无暇。二人互相爱慕,彼此心照不宣。但随着假期的结束,聂赫留朵夫不得不与喀秋莎依依惜别。此后,聂赫留朵夫年龄渐长,大学毕业后随着不断的融入酒池肉林、荒淫骄奢的贵族生活,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倏然大变,大学时爱情、正直、公平的理念全都被诱骗、扭曲、谎言代替,他开始将安分守己视为无能,将勾引女人看成荣耀,就这样,贵族生活骄奢淫逸的生活让急剧扭曲着聂赫留朵夫的性情。
与喀秋莎分别两年之后,聂赫留朵夫在奔往军营的途中,特意来到了姑姑家。分别两年,突然重逢,聂赫留朵夫欲火中烧,完全被生理所需冲昏头脑的他燃起了对纯真少女喀秋莎的浓烈情欲。在即将奔赴军营之际,聂赫留朵夫诱奸了依旧天真无知的喀秋莎。随后,他留下一百卢布,无情离去。此后喀秋莎未婚而孕,被主人痛斥后逐出家门。举目无亲、穷途末路的喀秋莎在极度困苦中生下儿子,将其抛弃后无奈成为青楼女子。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困苦,人尽可夫的喀秋莎逐渐看透了世间的丑恶百态、人心的肮脏污浊,她开始变得冷酷、绝望、谄媚、轻飘,曾经天真无邪的她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两个灵魂扭曲的人就这样在法庭上相见了。喀秋莎被人诬陷用毒品药死了嫖客,而由于陪审团的细小失误,她被判四年苦役。宣判之后,她先是声嘶力竭的哭喊,继而现出绝望的死一般的平静。聂赫留朵夫看着曾经深爱的清纯无暇的喀秋莎成了鱼肉般被人践踏的妓女,内心开始了极度挣扎。他认为,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没有自己当初鲁莽的诱骗、无情的抛弃,喀秋莎就不会被驱逐,被逼入绝望的死胡同,就不会成为妓女,也就不会继而遭遇法庭上这凄惨的一幕。喀秋莎的一生是被自己生生毁掉的,而自己却人魔狗样般的坐在法庭上决定她的命运。深深的自责、艰难的抉择之后,聂赫留朵夫决定要拯救这个落魄的灵魂,同时也无形中开始了自己的心灵救赎之旅。
他去监狱看望喀秋莎,虔诚痛心的向她忏悔,信心决绝的表示将不顾一切与她结婚来赎罪。然而满怀希望的他却接连收到喀秋莎的冷遇,喀秋莎不愿再回忆那痛苦的过去,她看透了这个毁掉自己一切的男人,看透了他的虚伪、无情与冷酷。她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她不再信任聂赫留朵夫,怀疑他真诚的面容背后掩藏着肮脏龌龊的灵魂。她开始利用聂赫留朵夫,向他要钱,利用他的贵族身份要他为其它狱友上诉平冤。喀秋莎的冷酷让聂赫留朵夫更加自责,他愈发感觉到是自己毁了喀秋莎,让她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对他人的信任。
在为喀秋莎上诉、告御状以及其他含冤的人奔波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看透了司法的腐败、贵族的堕落、人心的冷漠,同时也深深体谅到了农民的疾苦、百姓生活的艰辛。他大学时解放农奴的思想再次被激活,并尝试着在自己的庄园里打破土地垄断,租地给农民,并减轻他们的赋税。在聂赫留朵夫的感召下,喀秋莎渐渐恢复了曾经的爱心、仁慈,她被禁锢了十年的灵魂慢慢苏醒。
喀秋莎的错案没有得到纠正,她需要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而此时,聂赫留朵夫毅然决然的随同喀秋莎一起前往,并在放逐过程中全力帮助他人。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善心在逐步扩大,从关爱喀秋莎到关爱所有贫苦劳众,继而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小说最后,喀秋莎得到减刑,并收获了与西蒙的爱情。喀秋莎与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双双得到救赎,二人从帮助他人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开始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的人生。
复活读后感4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便早已听闻《复活》是一部优秀的著作。而如今上了大学才把《复活》诵读了一遍,不禁有些惭愧。但我从中却是体悟颇多。现在就让我从内容以及我的启示这两个方面来重新解读以下《复活》吧!
纵观全书,这部小说正如托尔斯泰此前的许多作品一样,它的情节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写的是年轻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诱奸了姑妈家的养女卡秋莎,并把她抛弃,致使一个美丽善良的少女开始了不幸的一生。作品用了倒叙的手法,从聂赫留朵夫在陪审席上认出了受冤枉的卡秋莎写起,她的不幸遭遇引起了男主人公的思索,决心用自己的行为,挽救卡秋莎为自己赎罪。他痛悔过去的劣行,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
小说首先写到的是监狱的事,这里面的人给人很厌恶的印象,而玛丝洛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场的。玛丝洛娃就是卡秋莎长大后取的艺名。她本是一个纯洁而又善良的农村姑娘,走上这一条道路完全是被逼的。她憎恨这个对她犯罪的男人,憎恨这样一个社会。于是,她要泄愤!她只有用自己的不断堕落来报复,报复这个黑暗的社会。而与此同时,聂赫留朵夫,这个玛丝洛娃痛恨的男人也出场了。他作为一名陪审员,与玛丝洛娃在法庭上的不期而遇引起了一系列的回想。从这个现在麻木不仁、行尸走肉的人,回忆道那个“精神”的人,那个从前清纯正直的青年犹如隔世。我想年轻时的聂赫留朵夫是个即痛苦又幸福的人。他知道本阶级的缺陷,想改变现状,却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和不理解。但他起初是抗争的,所以虽然“痛苦”但坚持了自己,所以“幸福”。后来,他苦于找不到出路,无人理解,终于屈服了,堕落成了“肉体的人”,想的只有自己的享受。但在那法庭上的相遇改变了他,他经过反复的心理斗争后决定去见玛丝洛娃。于是,开始了他精神复活的道路。刚开始,他只是单纯的想为她赎罪,他替她奔走上诉,并打算娶她。而随着情节的深入,他渐渐发现了周围人物的庸俗和惹人生厌,以及法律专制制度的黑暗。他的精神复活由此转向了整个被压迫的劳动阶级这一更高的层次。同时,他对整个统治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认识。
相比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她的复活历程则截然不同,完全没有那种赎罪的味道,当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她所“复活”的仅仅是她当初的那个清清白白的自我而已,她那时仍处于“堕落”中。她习惯性地冲他媚笑,还所要钱币。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时,特意向她表示忏悔,这一切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他的仇恨。回忆的大门一经打开,她便从浑浑噩噩中苏醒过来。第三次探监时,她同以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复活”的完成是在她流放中与那些品德高尚的ZZ犯的接触之后。她学到了他们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尤其是西蒙松对她发自内心的爱情,更使她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她虽重新爱上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但因不愿误了他的前程而与西蒙松结合。少女时代的卡秋莎终于回归。她的纯洁的道德也失而复得。由此,玛丝洛娃在精神上彻底“复活”了。
作者借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上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俄国城乡的阴暗以及对宫廷、法庭、监狱和教会的抨击与揭露都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复活》不愧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
全书给我最深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的转变,原来是纯真的大学青年,后来颓废成社会的人渣,最终复变成正直的人。我十分佩服他的勇气,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最终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无反顾的收拾起自己的烂摊子,把自己该承担的都一一扛下。在现在的社会中,能不随波逐流而是坚信自己是对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的接班人,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现在以及将来所要肩负的责任,不甘堕落,不被恶势力打败,坚守自己的原则,早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复活读后感5
当我们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一个衣着整齐干净的人上车的人不会让人反感,让人讨厌,可是但我们看到外地出来打工的民工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的时候,当然衣服不会向我们这些学生上班族的这些人穿的干净体面。这时公共汽车上的人们就会出现抱怨,讨厌的声音和表情。这也是屡见不鲜的,最反感的还得数售票员了,她们的态度一眼就让人看出来,鄙视、讨厌。她们不耐烦的嚷嚷售票,很少有一视同仁的售票员,这也是我讨厌售票员的原因。这些售票远就是些普通的代表,在中国很多人都是以貌取人的,很主观、很势力。也不见得她们的地位要比民工高多少,但他们的就可以小觑这些人并给予不公平的待遇。要知道农民工也有了不起的人物,像现在红的发紫的许三多,还有不少企业家都是农民工出身的。这样的国人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了。
还有好多人霉着良心做事的,最近人家美国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而中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是中国的奶制界却出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就是这些大企业像三鹿,蒙牛出售的奶制品都还还有三氯氰氨等有害物质,这样给中国带来的严重的打击,竟然查处有许多食品都还有这些东西。这些事情真是令人发指。他们赚的都是黑心情,所以三鹿的工厂被收购,面临着倒闭的问题,蒙牛的股票也在缩水,很多人对奶制品出现了抵制的情绪,这样蒙牛也将面临的被收购的问题,可是蒙牛老总刘根生尽然落泪打折民族名牌的幌子出来求救,大部分人都还是善良的,很多企业老总都出来营救这也在情理当中,中国的民族品牌一个个都被收购,像我们的汇源就是个例子,可是这时候你怎么就想起来自己是民族的品牌,当你给所有中国人喝着有还物质的牛奶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自己是民族的品牌,只想到眼“钱”的利益。/)虽然人们顾及民族品牌不愿被外国的企业收购。可是一个企业要是霉着良心做事还会有多少人支持你,我想就算人家不收够你,你又会存在多长时间呢?我只是个学生当我也要问一句这样企业的老总晚上能睡的安稳吗?
《复活》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也体现了托尔斯泰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做贵族的,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当人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当人自觉,就可能"复活"。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同时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有多么重要,也使我懂得了真善美的真谛。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环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要只知道为自己活着,也要为别人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