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600字作文参考(2)

关键词: 复活,复活读后感,复活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比如,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对他曾想与之结婚的贵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虚伪心生厌恶。对他探监时耳闻目睹的专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恶痛绝。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一人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

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为宗教制农民思想所代替。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阶级所霸占。于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玛丝洛娃的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对统治阶级及其法律的本质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渐“复活”,伴随玛丝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遥远路程。

在西伯利亚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三个月。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不料却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摆脱苦难,惟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惩罚他人,也不可纠正他人。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复活读后感5

聂赫留朵夫凝视着那盏油灯的火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里的种种丑恶现象,又设想是人们能接受这些箴言,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于是他的心充满了一种好久没有感受到的喜悦。

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写出这话,我也是思绪了很长时间的。这本书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在姑母家度假时,于美丽纯洁的少女卡秋莎恋爱。等他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以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并诱奸了卡秋莎。这也是卡秋莎后来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直到在法庭上相遇,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为玛丝洛娃(卡秋莎)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就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两个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在我读这本书时,一位律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他们不能不感激涕零,因为我没有坐牢,您也没有坐牢,我们大家都没有坐牢,那就的感谢他们的恩德。至于要唬夺我们每人的特权,流放到不很远的地方,那是在容易不过的事了。”其中的“他们”就是检查官和有权引用或不引用法律的人。这话真是让我深思,如果“他们”可以为所欲为,那还要法院干什么呢?同时,聂赫留朵夫与卡秋莎的爱也让我感动。她爱他,认为自己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和西蒙一起走开,就可以使他恢复自由。她由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高兴。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们饱受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当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情况。那就是我起初觉得古怪、荒诞甚至可笑的思想,却不断被生活所证实,有朝一日我会忽然发觉这原是及其平凡的无可怀疑的真理。

复活读后感6

早三年读《复活》,一定没有今天能够从其中感受到更多的内涵。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中,托尔斯泰和雨果是文豪级的作者。不知道其它文豪级的作者是否同样类似,但从这两位文豪的作品中让我对文豪的理解是,能够在作品中除了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外,还能够同时对社会历史、人文宗教、人类发展等重大命题进行深刻的剖析。《简·爱》、《傲慢与偏见》这些作品不能不说是经典名著,但似乎都仅仅停留在对爱情、人性等人的层面上进行歌颂或讽刺,涉及社会、宗教、哲学乃至整个人类的更高层面的探讨也许有,但远不够深入。一部文豪的恢宏巨著,其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当然对它的审视可以是多方面的,就象对红学的研究分为文学、诗词、探佚等一样。如托翁本书中随处在情节中和情节外插入的对土地所有权及社会罪恶根源的探索,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对建筑与印刷两种似乎不相关事物的对比分析来界定印刷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第一个革命性飞跃(远在我们常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段落,《悲惨世界》中也随处可见大篇幅的对资产阶级大革命、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插入式讨论。这些文豪们一定觉得仅仅讲完一个故事是不够的,有时竟然让不甚了了的初级读者感觉庸长,快速跳过相关内容,由此也出现了不少对这些作品的改编版本,这些改编的作者或者译者们,将文豪们另一些精神侧面隐藏起来,把最八卦的侧面烘托和展示出来,就好像另写了一篇没有那么许多优美诗词的,或者只有爱情故事而没有历史探佚背景的《红楼梦》,实在遗憾。

这个级别的作品也许不一定就能给初读的人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感觉,但给人的回味一定是无穷的。在《复活》中,我能够从主人公身上找到近年来我自己在追寻生命最终价值和生活最大幸福这两个答案过程中的影子,比如涅赫留多夫将写日记作为同自己,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真正的、圣洁的自我的倾谈——他曾经认为记日记是很孩子气的,这和我们在中小学时期被要求写日记或者周记是多么相似啊。他在始终对自我进行不断的向内的诉求,要求自己宽容、坦荡、纯洁,他将所有的问题和自己的不满都向自身和自身所在的阶级进行反思。涅赫留多夫在寻找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之时,将矛头指向了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无耻,最终愿意牺牲自己的财富、尊严为被压迫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无疑是高尚的情操,但往往这种高尚是平常人无法理解的,不仅他的亲朋好友,那些和他一样身处统治阶级上层的人,而且那些他所想帮助的人,那些社会底层的农民,也难以理解,觉得他是否有阴谋,这是令人难受的。


复活读后感600字作文相关文章:

复活初中读后感400字大全

复活小学读后感300字范文5篇参考

30259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