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读后感800字参考(2)

关键词: 汉书,汉书读后感,汉书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再看解光疏中的故事:曹宮其人,既通《詩》至於可教授皇后,想來是位文學少女,母為官婢、女為皇后教師,不出宮門一步,自然極為寂寞。雖說西漢宮廷並非純用閹人,然其所見的男性卻也是極為有限的吧。故不得不選擇好友道房進行這種“夫婦遊戲”以為排遣。然而,這樣的日子卻隨著成帝的臨幸而結束,所謂“陛下幸宮”云云,究竟是幸歟?不幸歟?如同一切為男人所攪局的百合故事那樣,答案恐怕並不難知。漢成帝因寵幸趙飛燕姊弟,是每當宮人產子必害之,乃至如解光所言許美人所生之子,更是與趙合德親手殺去,較今日愚夫愚婦猶是不如。文學少女曹宮遇人之不淑,又豈是其所通的《詩》中的“寺人孟子”所能概括的呢。

又,作為曹宮對食對象的道房,據疏中所言,應該與曹宮之母曹曉同樣倖存於成帝之世。此後便湮滅行藏於深宮了。她究竟會為了昔日被帝王的臨幸與賜死所二度奪走的戀人、而哀傷一世呢?還是渾渾噩噩地在官婢中尋找著下一位戀人呢?大抵便是千載之下的吾輩所不能推知的了。

《汉书》读后感4

《汉书》作为“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在豆瓣上也是处于少人问津之态势,未免让人对阅读中华史书的人数略显担忧。这类书,能入门的,乐在其中,不能入门的,恍若隔世。而且此现状怕是很难打破了。

好在现在网上还是有很多解析史书的网站存在,让我感到并不孤单。这也是我写这些文字的动力。总有人会用到。虽然可能少之又少吧。

本文的主体是《汉书.景十三王传.刘去传》的一首诗:《愁莫愁》。写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刘去,一个暴虐的诸侯王。但是不可否认诗写的真心不错。将诸姬幽怨无助的心情表露的淋漓尽致。令人读来难免愁伤。

在开始解析这首诗之前,我想先将该诗的背景罗列于下:

“昭信欲擅爱,曰:“王使明贞夫人主诸姬,淫乱难禁。请闭诸姬舍门,无令出敖。”使其大婢为仆射,主永巷,尽封闭诸舍,上钥于后,非大置酒召,不得见。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居无聊。心重结,意不舒。内茀(怫)郁,忧哀积。上不见天,生何益!日崔隤,时不再。愿弃躯,死无悔。”令昭信声鼓为节,以教诸姬歌之,歌罢辄归永巷,封门。独昭信兄子初为乘华夫人,得朝夕见。昭信与去从十余奴博饮游敖。”(摘自《汉书.景十三王传.刘去传》)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是写给“诸姬”的。

第一句:“愁莫愁”。“莫”是“音节助词”,所以整句意思就是“愁啊愁”

第二句:“居无聊”。“无聊”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所以整句意思就是“人生无所依赖”。

第三句:“心重结”。“心结”是“忧抑之情积结于心”的意思,所以整句意思就是“忧抑之情重重地积结于心”。

第四句:“意不舒”。整句意思就是“心情郁结不舒畅”。

第五句:“内茀(怫)郁”。“怫郁”就是“郁结不舒”的意思,所以整句意思就是“内心郁结不舒畅”。

第六句:“忧哀积”。“忧哀‘是”忧愁哀伤“之意。所以整句意思就是”忧愁哀伤积结于心“。

第七句:”上不见天,生何益“。”益“是”助“的意思。所以整句意思就是:”抬头不见天空,活着又有什么助益“。

第八句:”日崔隤,时不再“。”崔隤“是”岁月蹉跎“的意思。所以整句意思就是:”岁月蹉跎,时不再来“。

第九句:”愿弃躯,死无悔“。整句意思就是:”希望了却此生,死而无憾“。

综上所述:整诗的大意就是:

”愁啊愁,人生无所依赖,忧抑之情重重地积结于心,内心郁结不舒畅。内心郁结不舒畅,忧愁哀伤积结于心,抬头不见天空,活着又有何助益,岁月蹉跎,时不再来,希望了却此生,死而无憾“。

《汉书》读后感5

班婕妤的经历,实际上是大部分宫中女子都遇到过的经历,也许很多人还没有她这么丰富。她至少见过皇上,生过皇子,还失皇子,被人陷害,退守自保。可以说,她的经历高于很多宫中女子。退一万步说,即使如元后这样,大权在握,呼风唤雨的宫中女子,依旧会被深宫的孤寂所困,以至于后来王莽为了讨好姑妈,每季接元后到处游玩,以市其权。深宫这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刀子之锋利程度,可见一斑。

班婕妤的《赋》,叙事逻辑清晰,抒发感情真切。于多年来一直被誉为佳品,可谓实至名归。如果和司马相如做对比,你会发现,班婕妤的赋,用词更接近大众,不刻意堆叠辞藻。也就更能显示出汉赋的本来味道。而很多用词,如非结合《汉书》的来龙去脉,很难知其真意。所以从这点来说,我建议结合《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婕妤传》来品鉴《自悼赋》,也许更能体会班婕妤写作的内心世界,理解的也会更透彻。

后记:之所以逐句解读,是因为发现现成的材料其实很少。之所以尽可能追求信而非雅,是因为没有信读者很难理解雅。

以下附原文:《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婕妤传》

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再就馆,有男,数月失之。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婕妤诵《诗》及《窃窕》、《德象》、《女师》之篇。每进见上疏,依则古礼。

自鸿嘉后,上稍隆于内宠。婕妤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婕妤。上曰:“始卫皇后亦从微起。”乃赐平姓曰卫,所谓卫婕妤也。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逾越礼制,浸盛于前。班婕妤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考问班婕妤,婕妤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怜悯之,赐黄金百斤。

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婕妤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其辞曰: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重曰:“潜玄官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薨,因葬园中。


汉书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读后感800字高中生5篇

名著读后感800字5篇

观后感800字读后感高中5篇

读《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5篇

论语选读读后感800字范文

朝花夕拾精选五篇800字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字800字5篇

名著边城读后感800字5篇

大学生名著读后感800字范文

草房子读后感800字高中生精选

3397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