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读后感600字(2)

关键词: 白蛇传,白蛇传读后感,白蛇传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法海也是最后才得以修成正果,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比如说为什么法海非要揪住白蛇不放,天下就这么两个妖怪了吗?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法海开始就是公报私仇。不信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前一部分,法海打伤了小青的时候的表情,全然不像一个高僧所有的表情——十足一得意的嘴脸。一切的言谈举止都不够什么“戒嗔、戒贪”的格。那就奇怪了,他不是金山寺的主持吗,他不是也修行了好多好多年吗?

原因就在于他们之间的宿怨:故事开始他已经被咬过一次,后来,法海的师傅给过他几颗仙丹(这里我也不懂的,明明是佛教怎么也吃仙丹,仙丹不是道家的吗),却被修行八百年的白蛇偷了去,那仙丹一粒可以增加几百年的功力,法海当然怀恨在心了。说他不像高僧还因为,这家伙竟然还不择手段地使用诡计,他得了金钵后一心想报仇,当然无心礼佛,而那白蛇又的确一心向善,他没有充分的理由捉她,于是才将许仙软禁在金山寺,惹急了白蛇,迫使她触犯天条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她了,于是也就有了“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为这一件错事儿,白素贞被关在塔里想了二十年的检讨啊。当时他本可以直接收了白蛇,不料人算不如天算,白素贞腹中的文曲星救了她,法海才十分无奈地又多等了几个月。

白素贞修炼了一千七百年本来基本上大功告成了,结果观音菩萨又重提了这报恩的事,这分明表示她尘缘未了,于是辗辗转转演绎了这五十集的故事。大家都对许和白的爱情羡慕唏嘘,我对他们的爱情感触却不深,只是从这部电视剧里终于懂了什么叫“只羡鸳鸯不羡仙”。曾经多美满的家庭,在电视剧最后,许仙金山寺二十年出家终于成佛,许士林终于考上状元,应了父母媒妁之言和碧莲结婚,不必“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的白娘子出塔大家终得团圆,却都乘云升仙而去,不能享受人间美好的'亲情。我的一颗凡俗之心不禁发问,他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出家,究竟为了什么而修行呢?修行我是不反对的,其实也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思想修为,而出家呢,我就又不懂了,“出家”这两个字本身就令人费解,“家”本来应该是美好而温馨的,有人却偏偏要“出去”,也就意味着抛却这些亲情、温馨。每天的清心寡欲怎能抵得上哪怕再平淡的家庭生活呢。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应该有令人感动的美啊!

白蛇传读后感5

只是觉得好久没看电影了,就拉了一个同学一起跑到电影院里去。几部上映的电影都不了解,鉴于晚上寝室门禁时间,就选了《白蛇传说》,想着不好看就当体验电影院的气氛吧。

将近两个小时的观看,我发现,选择这部电影是正确的。

影片最主要的特效运用有两种,一个是打造仙境一般的背景,一个是强化武戏的破坏效果。在这两点上,《白蛇传说》都走在了当今华语片的最前列。

电影在大部分时间所展现的内容,始终跃动着现代的元素。人物在对话时相对随意便脱口而出的现代词汇,让大家觉得亲切,或者说,是一种熟悉感吧。很多传统港产片里照样会有这种“乱入”,但那往往是在做反差和意外。影片里几个角色在处理爱与恨时的轻率,处理矛盾时的乖张,都充满了毫无自省感的张扬与恣意。这正是少年人充满无比活力,注意力只放在自身欲望上的最好写照。

让人欣喜的是,本次的改编并没有盲目地追求颠覆、创新。如果仅仅从核心故事和核心矛盾上来看,《白蛇传说》的所有核心都和我们熟知的白蛇故事严丝合缝。改编的重点放在了细节上、角色性格上、以及新引进的角色及角色关系上。故事流程上的保留,让观众看片子感觉非常顺畅,没有什么磕磕绊绊的不解之处。而细节上玩出的新花样,又屡屡让观众体会到了有趣、好玩、新鲜。这种心态比较踏实,绝不好高骛远的改编,令传统的传说故事,不仅保留了传说的厚重感、传奇性,还增添了现代元素,大幅度提升了娱乐性。

《白蛇传说》,这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传说,带给我们同样些许感动。许仙与白蛇的.缠绵爱情,青蛇与能忍的怦然心动,妖与人的纠缠.....

最触动我的是许仙把匕首插到白蛇身上时,白蛇眼中的惊讶,心痛与绝望和许仙不知情的表情,不用言语,一个眼神已经向观众传达了所有的伤与痛。

《白蛇传说》,让我们重温那古老凄美的爱。。。

白蛇传读后感6

许仙,一个书生。无意闯入半步多,那刻,命运因一个女子彻底的改变,因为他爱上了那个女子,绝美的容颜,姣好的个性,她的一切,都使他目光流连。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魔道三日,危险却难忘,难忘那个白衣女子为他断仙剑,失仙丹。那刻心遗落了...铁树开花,本就是强求,只是,他为了心中的白衣女子,铁树也不得不开花,爱打败了一切,玉佛珠穿心又怎样?无情阵的槌子让他失去记忆,而心却没有遗失,断桥的相遇,西湖的游离早已注定,这辈子,她是他的娘子,他是她的相公。痴情就是痴人的爱情,因为爱情,书生成了斗士,为了娘子,成了世间最勇敢的男人。最纯粹的爱,在雷峰塔得到的升华。因为雷峰百步,非出家人不得靠近。所以,出家吧,为了心爱的娘子,扫一辈子的塔也是快乐的。 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分离,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可是人妖相恋注定那是一个悲剧。最终也未能走出世俗的羁绊。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意义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是啊!他确实毁了一段爱情,可恰恰是这悲剧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故事发生在江南,那样一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燕舞虫鸣的所在,只是因为那样一个悲剧,也多了一份山高水远的遗憾,多了一份好梦清泪的凄凉,多了一份江南的水乡柔情。当一个坚毅的灵魂写进历史,那一夜变成为了厚重的思念,

人妖相恋是不被允许的,人神共怒。可是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文化苦旅·西湖梦》)然而,做人不易,天地不容,她也注定做不了人。白素贞来到人间首先是为了报恩,但是当她品尝到做人的滋味之后,就再也难以割舍那段情缘,那种人性的快乐,于是她死死抓住了许仙作为她的恋眷。在命运面前,她具有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所以无数的痴男怨女从那里得到了勇气,勇敢的追求爱情、追求幸福。

尽管如此,我还是更喜欢喜剧,那种轻松、明快的节奏,那种幽默、喜庆的氛围,让人身心愉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湖》那一段。其主要表现了白素贞姐妹二人初下峨嵋、来到杭州城并与许仙巧遇的情景,气氛活泼、轻松,充满了喜剧色彩,在舞台艺术呈现上体现了戏曲独特的“写意”美学表现手法,也就是“程式化”的歌舞意象创造。而在思想内容上则表达了二女初临人间、欣喜万分的心情以及白许二人一见钟情的少年情怀,如诗的天地姻缘。

毫无疑问,《白蛇传》是戏曲界的一朵艺术奇葩,可是太多的人不愿给它一次机会,或者说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品味它的魅力,去欣赏这一段传奇,这不知道是艺术的悲哀呢,还是人类自己的悲剧。就像余秋雨先生的感慨一般:我欠《白蛇传》一份情,就是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次,但是终究还是要看一回的。那么,我们太多的中国人是不是都欠中国京剧艺术的一份情呢?至于什么时候还上,想不想还,我不知道。只是看到中国人对待京剧的态度,我突然觉得很伤心,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的话,我们都将是罪人!

在这样一个物质夹裹着欲望的粗俗的年代里,对物质的渴求早已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精神世界的贫乏让人们失去自我。急功近利、冲动浮躁、物欲横流。我们经常会反问自己,我们过得幸福吗?我们收获了很多,可是我们的内心从来是空虚的!

我们似乎越来越学会了淡忘,忘记了民族的文化,忘记了我们的根,以至于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荡,却忘记了回家的路。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前面的路该如何去走,是否应该对我们的民俗文化多一份眷顾,多一份优柔。这样,也许我们会更加幸福!


白蛇传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初中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初中读后感范文600字5篇

猎人笔记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小兵张嘎读后感600字范文

瓦尔登湖精选5篇读后感600字

简爱最新5篇读后感范文600字

《活着》读后感600字左右

儒林外史最新6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高中

34575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