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800字托尔斯泰5篇(2)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译林出版社新出版的《名人传》在尊重傅雷先生原译的基础上,校订了旧版本的排印错误,对一些常见的人名和地名采用了现行译法,原来夹在文中未译的一些外文人名和地名也尽可能地补译成了中文,这是为今天的读者做了一件好事,使他们能够更方便、更好地阅读这部作品。
名人传读后感4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一时间我竟找不到一个贴切的形容词,它记叙的故事那样令人动容,一个个,一幕幕。纸张从我手间一页页滑过,细腻的触感通过指尖缓缓弥散出一种让人身心宁气氛。
比起同人生进行凄惨而又残暴战斗的贝多芬,比起自幼就深谙人生凶险与精神孤独的米开朗琪罗,比起拥有伟大灵魂的列夫?托尔斯泰。我想我跟敬重的是现实主义者——罗曼?罗兰,我想象不出他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贝多芬的路并不平坦,它是坎坷的,同时亦是泥泞的。爱情希望的破灭和贫困几乎成了死神近几年来最锋利的镰刀,这两把利刃索去了多少年轻的生命。甚至于后来的耳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是人生路上生长得万分茂密的荆棘丛。对于贝多芬而言,这更是一种知名的打击,他几乎是生生地阻断了贝多芬在音乐领域乃至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步伐。
而列夫?托尔斯泰,他那支神奇的羽毛笔下曾流淌出多少如花儿般娇艳,如明珠般璀璨,如薄荷般清新的灿烂诗篇,锦绣文章!罗曼?罗兰曾在书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一百年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一个高尚的学者,罗曼?罗兰写了,写得那样动人心魄,使人闻之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对他的敬佩之情,作者投射进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写出了激昂的文字,写下了给生命的赞歌
我看到在这本书里,罗曼为之定倾注了大量心血,也看到了罗曼?罗兰在试图通过这些传记来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及他们的心灵之美。我想作者认为他们不单单是天资聪颖的个人,更是一些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相连并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世人所关心问题的人。罗兰的目的就是要给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提供一种鼓舞和勉励的源泉。
激动,冷静,惋惜,还是悲哀?书中的人,作者以及生活中的个人谁不曾遇到过困难呢?你,我谁不曾饱受过挫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情绪?但又剩下几个像他们一样咬紧了牙关,凭着自己一腔热血,在荆棘丛里冲刺着,反抗着,坚守着,努力着,拼搏着。成功实属不易,但它终究不会辜负有心之人,有准备之人,有毅力之人。
他们都是那样受人尊敬,甚至因为他们,他们的祖国的名字也被人熟知且深铭于心。我的祖国呢?那个曾被人冠以“东亚病夫”绰号的帝国呢?曾几何时,那个辉煌的东方王朝呢?他的子孙同样有毅力,有耐心,有一腔热血,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五千年的泱泱大国,五千年璀璨历史,哪个龙的传人不以自己的祖国为傲?哪个炎黄子孙不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而自豪?中国梦啊,凝聚了神州大地13亿个希望,我们渴望一个更强大,更繁盛,更胜以往的中华!中国梦啊,汇集了九州四方13亿个美好的盼望,中华啊,开始了崭新的画卷,奏响了辉煌的乐章!
在这伟大的中国梦里,我能做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像是我们的一片天,天撑起了我们的世界,而我们正是这广袤天空上冉冉升起的朝阳,我的梦,少年梦,中国梦!
贝多芬用自己的顽强拼搏,坚强不屈,最后在欢乐的凯歌中完成了属于他的辉煌——第九交响曲。比起贝多芬,我们这些小小的挫折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咬一咬牙,整顿一下,不能退缩反而要迎难而上。
我们的未来全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做作业时,不跳过难题,不留空白,不懂就问:读书时不为诱惑所动,今日事就请今日毕。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伟大的中华正在复兴,为了自己,为了民族,更为了祖国你怎能松懈?你怎敢松懈?
少年啊!请问问自己,你能做什么?
名人传读后感5
斟一杯香茗,任清香缭绕思绪;掬一把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捧一脉花香,散播到遥远的地方。灵魂,在品茗中得到诠译,在阅读中收获释放,人生哲理品味无究—这便我阅读《名人传》之感。
《名人传》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手。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却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郁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找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
贝多芬供大家欣赏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是他在经受双耳失聪后,一个音乐家遭受的最痛苦的折磨,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命运低头。米朗琪罗留给后世的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直至他晚年,他依旧站在《哀悼基督》前,虽然这座像未曾完工。列夫. 托尔斯泰,这位时代的巨人,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已的信仰,正如他自已所说,“一切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甚至于,他在晚年离家出走,为的是体会穷人的生活,摆脱贵族的束缚,让灵魂得到完整的诠释。
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已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罗曼. 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们甘愿成为“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当我们不断地?受挫折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因此,作为个人,要学会勇于面对困难,在磨砺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接受挑战。
想像着,倘若我们深陷于这三位伟人所受的苦难中,究竟该如何?是苦苦挣扎还是寻找一丝曙光,走出困境,我们选择后者。想要在高峰上生存,就必须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出路,而不是一味原地踏步,那样只会徒增自已的痛苦。
对于现在,必须怀有信念,要懂得忍耐,“然亦惟有忍耐已耳!”狂风暴雨终有消逝之日,只须学会抗挣与等待,迈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