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读后感800字参考

关键词: 红岩,红岩读后感,红岩读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红颜读后感,欢迎查阅!

红岩读后感1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名著红岩读后感800字,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合上《红岩》,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从我的脑海中掠过: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佯装疯癫、机智深沉的“疯老头”华子良……然而,在这么多经典永恒的形象中,一个瘦小、孱弱的形象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他便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母亲徐林霞,是一名共产党员,宋振中在出生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一起被关进了白公馆监狱。从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喝的是污秽不堪的泥水,营养严重不足,成了一个头大身子细,面黄肌瘦的小孩,难友们都非常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瘦小可怜的孩子,却有着一颗勇敢坚强的心。在狱中,他利用自己是孩子的身份,充当同志们的联络员,在敌人的枪口下完成了许多大人们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也是一名光荣的革命者。1949年,万恶的敌人并没有放过这条幼小的生命,小萝卜头被他们残忍地杀害了。解放后,小萝卜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是我国最小的革命烈士。

闭上眼睛,泪花不由自主地落下,我仿佛看到了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一双渴望自由的眼睛,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小萝卜头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上学,可是在敌人的监狱里,他没有机会。后来经过同志们和特务的一再交涉,才得以狱中的政治犯当老师,小萝卜头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没有书、纸和笔的情况下,他用脑子记,用小石子不断的在地上画、写,笔迹不清,他擦了再写。

回头来看看我们呢,衣食无忧,条件优越,生活安逸。有宽敞而明亮的教室供我们学习,有勤劳的老师传授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而到了放学的时候,家长早早等在校门口接我们。然而就是这样的条件,许多同学去不知道珍惜,求知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成为父母交给的任务:上课东看西看,老师提问“吱吱唔唔”;回到家,首先打开电视、电脑,爸爸妈妈问起在校情况时,总是回答“知道了”“别说了,烦不烦”等不厌其烦的话……此时此刻,想到小萝卜头,我的心中充斥着悔恨、惭愧、自责……

小萝卜头他们虽然去了,但他们所代表的“红岩精神”应该永存。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红岩读后感2

梅花,在黑夜里,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中怒然绽放。尽管它们有时会遭遇挫折,但它们依旧坚强不息,百折不挠,昂首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红岩》。

这是一本用血和泪书写成的一本悲壮小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进行大肆的抓捕与迫害,使得这时的山城重庆笼罩在深深的白色恐怖之中。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一群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人,他们不畏强敌,不惧危险,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斗争中去,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发生了一桩天怒人怨的事件。有200多名戴着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被反动派押向行刑之地,在他们最后的时刻却依旧没有向恶势低下头颅,他们手拉手,大声呼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感到恐惧的敌人扣下了扳机,无数革命同志倒下了。但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却激励了更多的人。这也使得人民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江姐。她稳重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贞。在去川北的路上,当他看到丈夫的头颅被敌人挂在城墙之时,泪水瞬间溢满了她的眼眶,愤怒与哀痛充斥着她的全身。但刹那间,一个坚定的念头闪现在她的脑海:中华大地上此刻还有千千万万的受难同胞,等待着我们去解救。想到这里,她立刻整理好心情,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与敌人的战斗中去。她那种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使人民和同志们都对她十分爱戴和敬佩。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黎明,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硕果,血染红岩,才有了今天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付出实际的行动。所有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而牺牲的先烈们。不论岁月如何流逝,你们都将永远是赤子心中永不褪色的红岩!

红岩读后感3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面对酷刑他们毫不退缩,为了祖国他们勇往直前。这,就是我们的先辈;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应有的精神。

在红岩里,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时的豪情壮志:“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在红岩里,江姐的钢铁形象对我来说尤为深刻。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她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她用自己的生命诉说了我们中国的国魂;推翻了女子不如男的概论;向国民党诠释了共产党的英勇无畏。

41677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