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福臻0 分享 时间:

一如从前般,还是历经了数月终于看完了这本在案头堆放了很久的《穆斯林的葬礼》,说它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作品确不为过。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推荐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

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手上沉甸甸的,合上这本书时淡淡悲伤和压抑久久荡在心头。霍达这位伟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一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荣辱兴衰,玉与月向世人展现一幕幕哀伤的爱情悲剧,

质朴无华的葬礼让我认识了穆斯林,从未了解过的宗教与信仰也在这本书中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宗教的传统,政治的交锋,爱恨的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与分歧构成了这个宏大又哀伤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韩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着让这命运的舞台缓缓落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场终结了,而当我静静回首书中的一幕幕,‘玉王’韩子奇艰辛的创业,对玉的执着,对感情的无奈,直至死前含泪而终;有着不同观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为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带着新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却漂泊他乡;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终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韩天星和陈淑彦这对被命运硬拼成的夫妻带着悲伤活着;而那个十九岁的花季聪颖美丽的少女韩新月却因先天性心脏病早早凋谢了生命之花,那一轮新月之下,楚雁潮缓缓的拉着提亲……

起初读完这本书,我心底对伊斯兰教升起一股难言的厌恶感,说到底那是对这场悲剧的主人公的怜惜与那个时代封建守旧思想的鄙夷和无奈,后来了解到伊斯兰教从未禁止过民族间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剧,影响伊斯兰声誉的民族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派主义并非伊斯兰思想,也就对故事有了一种释然。穆斯林将伊斯兰教视为一种自豪,让读者对它肃然起敬。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轻轻地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留于我心底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憧憬,一个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与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个热爱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2

一部葬礼,一曲悲歌,如泣如诉!

读《穆斯林的葬礼》,感觉这是一场人间悲剧,一场跨越三代的悲剧

梁亦清一辈子兢兢业业,苦苦守着奇珍斋的名号。有着两个天生丽质的闺女,梁君壁、梁冰玉,人名如玉。虔心向着麦加方向朝拜,最后却未得到真主安拉的庇护,面对功亏一篑的宝船,口吐鲜血,含恨而去!

昔日的易卜拉欣,今天的韩子奇,不辱师命,保住了摇摇欲坠的奇珍斋,并发展到梁亦清生前所想不到的盛况。一场览玉盛会,赢得玉王称号,并抱得美人归。谁知一代玉王,以后命运如此坎坷。为保住那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玉,忍受与妻儿十年分离之痛;在伦敦与梁冰玉的结合,又欠下一生无法偿还的情债;婚姻不幸之恨,老年丧女之痛,对两个女人心存内疚之苦。最终落了个玉损人亡的结果。成也玉,败也玉!

韩新月,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虽无衣食之忧,却有着外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她感受不到母亲的爱,她疑惑照片上的母亲是那么温柔可亲,现实中的母亲却如此冷淡无情。虽如愿走进北大校园,徜徉于未名湖畔,还未好好享受汲取知识的快乐,却被病魔缠身。在病中与老师楚雁潮的相恋,给了她继续存活下去的勇气,却无法战胜残酷的命运。临死之际,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迷:自己的母亲、照片中的母亲竟是梁冰玉,是自己一直认为漂流海外的小姨!十七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也算是一种安慰。可遗憾的是等到生身母亲来找她时,她已在坟墓中安息了数十年。

梁君壁、梁冰玉、韩天星,他们的人生又怎么不是一出悲剧呢?如此多的痛楚不幸集中于这一家,却让人感受不到刻意做作之假,给人的只是一声声叹息。一出穆斯林的葬礼,一出悲剧!相信这一不幸的穆斯林之家,定能在天园相会,那里再没有痛苦,毕竟前生受过太多的苦,那里再没有不幸,毕竟前生遭遇了太多不幸。天下非主,唯有安拉!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3

冰心曾称《穆斯林的葬礼》为“一本奇书”。作者霍达用她独特的哀伤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梁、韩两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玉月交融的凄美故事。

怀着复杂的心情读完最后一页,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纳兰性德的四句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如果一切从头开始,璧儿与玉儿未与易卜拉欣相遇,如果新月与楚雁潮不曾相识相知,命运的齿轮是否会有所改变?穆斯林的葬礼,究竟埋葬了什么?要解答这一切,必须从璧儿——梁君璧开始。

少女时期的璧儿是全书中最美好的人物,连后来近乎完美的新月都要逊她三分。她聪慧贤淑,虽未曾读过书,却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普;她孝顺父母,疼爱妹妹,买回的樱桃一定要父母妹妹先尝;她刚强不屈,在父亲病逝后丝毫不屈服于仇人蒲绶昌……她温柔而坚毅,几乎完美的形象让人爱惜不已。然而,她唯一致命的弱点——眼界窄小,没有文化,成为了日后所有悲剧的源头。她不理解爱情,只懂得“过日子”;她学不会宽容,逼垮了赖以生存的奇珍斋;她不明时局,导致了新月的意外出生,导致了下一代人更悲惨的命运!惹人爱的璧儿,咄咄逼人的韩太太,梁君璧的转变让所有人心寒,究竟是什么使她的形象天翻地覆?

是时代!

抗日战争前,百姓们的思想仍停留在一粥一饭,而八年抗战开始后,无数有识之士开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思索,澎湃的思潮涌动,新一代青年诞生于世。一生嗜玉的韩子奇,成为了其中一员,而梁君璧,旧时代培养了她腐朽的思想,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她永远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市民!而她的妹妹梁冰玉,同韩子奇思想一致,惺惺相惜,两代人的悲剧由此而始,可笑可恨!

5085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