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读后感800字左右(2)
遇到你之前,我不知道一个人居然可以在经历过这些之后仍然有不断向前奔跑的勇气和动力;遇到你之后,你让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便是可以无所不能的。
最初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看到在封皮上的介绍“她小学没有毕业,她是一位高位截瘫的轮椅女孩,她完全依靠自学,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那个时候在心里默默地犯嘀咕,“咦,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自学考上北大的博士,我当时高考费尽千辛万苦也没有考上北大,她都高度残疾了又怎么能考上北大,居然还是博士,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还是一切都是机缘巧合罢了?”幸运地拿到书之后,我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带着这些疑问,把她的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到最后,泪流满面,甚至以为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哭笑全在自己,成败不由他人。记得郭辉考北大博士的时候,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候需要用的专业书才以电子书文件的形式出现在她眼中,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六七百万的电子书,父母从学校借来了一台针式打印机,自己购买了3条色带盒20包打印纸。连续三天两夜,可怜的打印机“吱吱”地响着,直累得头昏脑胀,气喘吁吁,硬是把上万页纸全部打印了出来。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英文原版的《欧洲文学史》、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薄伽丘的《十日谈》、契科夫的《樱桃园》、歌德的《浮士德》、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古罗马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和拉辛的《菲德拉》等30多部著作。两个半月时间,要把这一切全部融会贯通,梳理成辫,这是一个怎样的工程?
试想一下,如果这是我此刻正在面临的情形,我想我肯定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吧,三十多部英文原著,就算每天没日没夜的读书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吧,对我来讲简直是巨大无比的折磨,更何况是胸部以下完全瘫痪的人啊。日日夜夜,头昏脑胀,满眼发昏,云里雾里。郭晖的眼睛就是在这个时候近视的。两个半月的时间,无法想象,郭晖是怎样一步步坚持走下来的,即使连她自己也感觉自己快要垮掉了,但仍放不下,心底的激情像一团燃烧的大火不可抑制。越努力越幸运的郭晖啊,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学习,让我顿时无比的羞愧,不禁想到一年前为了高考而努力的那一年最多也只是熬到夜里两三点钟,白天也并没有高效率的利用好每一秒时间,而现在呢,每天也只是浑浑噩噩的背几个单词来弥补因为懒惰而没有好好准备来年专业考试的愧疚。
和郭晖一比,现在我们年轻人所面临的那些生活中的所谓困难又算的了什么呢,大学中每天抱怨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考不过的那些人们啊,看看郭晖,15岁的少女,两平方米的世界里,她自学完小学初中高中,专升本,山东大学的英语硕士,北大的博士。这些荣光不是平白无故飞来的,是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拼命换来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某些人问过的问题了“为什么我都已经那么的努力了还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在给出答案之前我要先讲一件事情,记得之前高中班主任曾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有绑匪绑架了你最爱的父母亲人,筹码不是巨额的赎金,而是要你集中全部的精神和力气学习去考上清北,不然就杀死所有的人,那么你会不会考好?会不会尽全力去学习?”。当时真的觉得很好笑,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当我遇到了郭晖,知道了她的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只有你把学习当做和性命一样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拼尽全力,才是真真正正的努力过了。
郭晖的成功事迹,不排除幸运的成分,但有绝大的部分是她真真正正努力的结果,是她一直坚持着从最初单纯的想努力活下来到最后努力学习的结果,是她一直坚持着用精神力量战胜身体残缺的强大勇气的结果。
像郭晖一样,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路,只要集中精力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好。越努力越幸运。
加油郭晖,我为你泪流满面,你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励志书读后感800字左右5
圣地亚哥这位老渔夫的形象,贯穿整篇小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圣地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一条“不止磅重的马林鱼”,这个惊人的重量,禁不住让人想象那条马林鱼的形状、身体和硕大强壮的鱼尾。在捕鱼期间,圣地亚哥日夜追随着鱼的踪迹。直到这庞大的马林鱼累了,他才奋起一搏。在与马林鱼较量的日日夜夜,圣地亚哥虽然精疲力竭,但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始终支撑着他,成为他的力量的支柱。
但好景不长,这条硕大的马林鱼被鲨鱼吃了。他只拖到一副鱼的骨架回来。虽然只剩下骨架,但却震慑了从前笑话圣地亚哥的人,他们纷纷向他投来崇敬的目光。
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然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的永远不可战胜使圣地亚哥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这样的硬汉在生活中是比较难以找到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被打败的人而不是被毁灭的人。也许有人怀疑老人的智商,认为与这么大的鱼战斗,简直是自讨没趣,兴许还会把自己的命赔上。但是在巨大的诱惑下,人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搏斗,甚至献出生命。老人在连续多天无鱼的情况下,实然而来的马林鱼便对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使他奋不顾身。这个老人的形象,其实很可能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的投射。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是脆弱的,即使外表显得很坚强,却仍掩盖不了易碎的心。海明威自己在生活中无法成为圣地亚哥那样的硬汉,于是他用笔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他心目中的硬汉。
《老人与海》中的鲨鱼,作为一个与老人对立的形象,又是抢夺劳动果实的不义之士,往往被人们唾弃。但是生活中本来就是处处有竞争者。俗话说得好,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世界上没有人是无敌的,即使没有人敢做你的敌人,你自己也将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作品中的老人看上去是失败了,但其实他是胜利了。他虽然没有得到硕大的马林鱼,但他却意外地收获了勇气,收获了顽强,更收获了别人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想在竞争激烈的人生舞台上占领一个区域,哪怕不是在灿烂的舞台灯光下,哪怕在黑暗的角落里,也是一片天地,是光明外的另一个晴天。
海明威是一个语言的高手,小说中的很多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了我就有所准备了。”是啊,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有时向好的方面转化,有时向坏的方面转化。这就提醒我们要时刻悬起一颗警惕之心。“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这样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另外,“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海明威这部作品中最令我折服的一句话。然而,在霓虹灯下,十字街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总之,我想说,我要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竞争与合作,拼搏与妥协。我们要学习《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要与这位硬汉一样,用不怕、不退、不屈、不放弃的毅力去击退敌人,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励志书读后感800字左右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