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

关键词: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书心得,安妮日记
曼萍0 分享 时间: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普通的犹太女孩,她与父母和姐姐一起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是和平很快就被战争打破了,他们为了躲避战争生活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帮助您!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1

刚读到《安妮日记》,我以为这是一篇虚构的故事。但是,在看到后记的时候,我才知道,这真的是一位犹太少女1942年至1944年的日记,记录的很多真实发生的故事。

一九四零年,二战一触即发,德国侵占荷兰,对荷兰的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运动,犹太人必须在醒目的地方别上一颗黄色的小星星来与其它人区分。希特勒把他们描绘成卑劣低下等民族,犹太人被德军捉去做苦力,生病也不能去看病,收到了极大的虐待,就算有好心的荷兰人想要帮他们,但看到那显眼的黄色五角星也都无能为力。

主人公安妮·弗兰克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商人,母亲则是出身贵族,家族地位显赫。安妮还有一位姐姐玛格特,她聪明善良。家庭富裕,父母关爱,可以说,安妮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十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度过了童年。但是那时候已经不太平了,犹太人四处被捕,为了安全,他们全家只好搬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小屋”生活。在那里,除了一起生活的犹太人之外,安妮父亲手下的工作人员——克莱曼、库格勒、梅普和艾莉·沃森也知道他们居住的地方,没事的时候会去看把他们,还帮忙代购食品和生活用品。

安妮他们的生活条件很不好,每十五分钟就会响一次钟声,很潮湿,他们白天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走动,连窗帘都不能拉开,不然就很容易被发现。我认为这让生活很不好,过的躲躲藏藏。但是安妮却说,这是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可以看出她十分乐观。

从她一开始的日记中就可以看到,她十分快乐,有很多朋友。后来,又写到和爸爸妈妈、邻居的隔阂、冲突。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性格有两面,一面没大没小,嬉皮笑脸……可这一面总掩盖了我更美好,更深沉、纯洁的另一面……”安妮独立坚强,是非分明,有主见和理想,她勇敢地笑对一切,即使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学习、庆祝节日,期待着战争结束,美好生活的开始。可是好景不长,两年不到,“秘密小屋”被发现,住在里面的犹太人全部被捉,他们服役,被杀,安妮也去世了,那时,她还没有十五岁呢!这个年纪,应该是花一样的年华,一个生命的开始,可却因为战争,却被终结了。有一句话我认为安妮说的很对“为什么人类的飞机越造越大?炸弹越来越猛?为什么人们一边把房子夷为平地一边又不知疲倦的重建家园?为什么每天要把几百万元投入战争,却舍不得投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者、艺术家和穷人呢?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在忍饥挨饿,而另一些地方的食物却多的发霉腐烂呢?唉,人为什么这么疯狂!”是啊,为什么?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战争?难道,那些人看到那些无辜的同类惨死,一点愧疚感都没有吗?安妮也有自己的梦想,想要写书,不想平凡的过一生。

我敬佩安妮,她和她的日记,都是那么的伟大!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2

《安妮日记》是一位犹太小女孩安妮在纳粹主义战争时的真情实录。和平的时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玛戈生活在一个和谐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记,她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记录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们一家由于收到传讯通知,与凡•丹一家和牙医杜瑟尔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从此过着隐姓埋名、暗无天日的生活。除了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先生、克莱斯先生和艾莉与米普小姐和一对蔬菜商夫妇外,没人知道他们的行踪。日记记录到对德国法西斯无比的憎恨,安妮与父母间的关系,渴望和平的梦想,心灵中的情感和在密室生活中的经历。1944年8月4日上午,纳粹党卫军官和荷兰绿衣警察逮捕了隐藏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和他们的保护人库拉勒和克莱斯。后来,库拉勒和克莱斯分别获释和逃脱,而其余八个人被送进波兰的奥西维兹集中营,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惨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捡到了安妮的日记,交给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安妮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两年,她每天都企盼战争的结束,期盼和平与幸福的到来。在密室中无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经历了大人无数的责骂,经历了她心中情感的转变,对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对战争的恐惧,她每天都在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美好的未来……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们却像被软禁在囚笼中的鸟儿,听着外面轰隆隆的炮响和哒哒哒的子弹声,和平和希望又似乎离他们是那样的遥远。安妮在这样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对不称心的事对大人发脾气,她将自己痛苦的心灵紧紧地锁在自己的心里。大人们哪里知道,安妮开朗的外表里边包含的是一颗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个家庭的温暖,缺少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时候强忍住自己的眼泪,对她的日记述说自己的悲伤,用学习和写日记来消磨难熬的时光!对于安妮来说,她身边所有活生生的人还不如一本没有情感,没有语言的日记本!

读了这本书,我想:安妮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安妮在那样的生活中都能表现得那样坚强,正如杏林子所说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3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满意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安妮日记》

散发着单纯和安静气息的文字,安妮用最朴实的方式在我们面前解剖了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没有所谓的利益,没有所谓的分歧,只有人性中深深的疯狂……让文字,图片,录象带我们回到寂静中。

荒风从沙漠跃起,伴随着装甲履带的轰鸣声,是一阵阵妇女儿童的哭泣,是一次次士兵冷漠的脸,一颗颗难名破碎的心。从非洲的热带雨林到中东贫瘠的沙漠之地,从极北荒地的苔原到哥伦比亚荒芜的山地,战火不熄,烽烟难灭。

从遥远的时代,人们就不断的发动战争。但人们为什么而战?膨胀的权力欲?极端的霸权?还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土地?为什么?要以他人生命为代价?

为什么要破坏别国幸福的家园,为什么让男人叹息,让女人哭泣…

_年西班牙一次知名的摄影展上,一张照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照片是一个女孩,十二三岁,身上穿着补丁的衣服,戴着翠绿的头巾,手中捧着一只和平鸽,可眼神却一片迷茫,一片彷徨,那是对生命的无奈,还是对和平的渴望?

照片下有标题:摄于巴基斯坦加沙地区。

这幅照片我端详了一遍又一遍,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心仿佛纠结起来。她同安妮一样,无辜地被卷入战火,惊惧每天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神经,而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承受着战火的煎熬,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_年,烽火在巴比伦上空燃烧,敢于挑战美国权威的伊拉克很快被击败。但战争的灾难并非只青睐战败_x的反抗与袭击,依然迫使美国驻军于此,时至今日,有多少美国大兵血撒异域!三年战争,两个输家!

78238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