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甘正传》有感(2)
无论发生怎样的事,都是上天的安排!
读《阿甘正传》有感5
伴着悠扬的钟声,一页纯净的羽毛从天空悄然落下。追随着风的脚印,它用轻柔的触角拂过一片树林,它与哥特式尖角建筑擦肩而过,在上班族的肩膀上也只是作短暂的停留,在穿越了老式轿车和柏油马路之后它疲惫的落在阿甘的脚边,藏在最心爱的书中,一片天使的羽毛,一个永远奔跑的男孩,一段令人感动的人生之旅,就这样像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阿甘是个奇迹的话,那么甘妈妈则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一个单身母亲和一个低智商的孩子,生命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灾难,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这种生活的幸灾乐祸。幸运的是,阿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于困苦不堪的生活始终抱有乐观的向往,并竭尽全力为阿甘营造一个属于平凡人的世界。甘妈妈对生活中的各种灾难总能自圆其说,在阿甘面前她总是极力维护着一个充满善意谎言的世界。
其实甘妈妈也是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为了孩子,她们总是独自承担所有的痛苦,她们总是给予我们最真挚的爱,让我们无论身居何处,总能感受得到这种爱在身边围绕,在远方守候。她们也许没有许多高深的知识,但他们总能将生命中对生活的体验浓缩成最平凡的语言,
也许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吧。
朋友,一个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不可或缺的词汇,阿甘也不例外。在参加队伍的车上,阿甘认识了自己生命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长着大嘴唇的巴布。其实他不仅仅是朋友那么简单,在影片中,他是唯一一个能平视阿甘精神世界的人。他们有着同样纯粹的灵魂,同样执着的梦想,或许都曾被人毫无善意的瞥视过,或许都曾在巴士上手足无措,相似的境遇让两个平凡的人一拍即合。75分的智商可以说明一个人不够聪明,但也可以证明这个人足够透明,足够善良。巴布对虾有着独特的情感,这种情感逐渐转换成了神经质的唠叨,阿甘却从未打断过巴布的讲话。
或许连巴布也惊讶于自己能找到一个愿意听自己唠叨的人。也许作为朋友,有时候需要的只是在身边静静地倾听与默契。其实,真正的朋友不正是如此吗?
当巴布在阿甘怀中静静地死去时,我们能感到阿甘心中的那份痛苦。是的,朋友就是如此简单。这是一份平凡的友谊,但在我们心中它却显得如此璀璨,我们不禁要问自己,现代社会,我们失去了什么?
读《阿甘正传》有感6
阿甘的生命乐章是不是就是根据这样的话,这样的教诲而一步一步的走着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不是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或者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无法预料和无常无规,永远让你使料未及,无法琢磨。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在影片的开头就用这句话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思考:每一个生命轨迹都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着。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一个让人深刻的镜头: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飞啊飞,缓缓地降落在坐在长椅等九路公交车憨厚的阿甘脚下,身边是来来去去的人。我想,这是影片中的一种暗示,暗示着阿甘的人品的纯洁平淡而美丽。
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亲缔造的,而另一半是阿甘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而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
阿甘的母亲给阿甘的是一笔精神财富,这样的哲学理论在母亲给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就如他坐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他在每一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妈妈说,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读《阿甘正传》有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