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2)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每个展区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四
今日,风和日丽,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
在教学楼边,一大排大巴车已经原地待命。上了车,我的心像一只飞奔的快马,希望着笨重的车体赶快开动,在途中,我总情不自禁地向外眺望着,迫切的希望能看到那“北京自然博物馆”几个大字。
到了博物馆,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原始哺乳动物展,讲解员阿姨先后为我们介绍了大象、马与犀牛的进化过程,讲述他们从矮小到笨重在逐渐走向灵活,随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机器,它可以测出你的体重,并与史前的生物做比较,于是我们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一起上秤,与马门溪龙做了对抗,竟然还是差了它200多倍,我们又看到了中国的第一朵花,他小巧玲珑,虽然是个化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之后,我们来到了水生动物的房间,看到了史前生物,如三叶虫等,通过一个镜子,我们看到了几个水生动物的种种变化,虽然叫不上来名字,但我们都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天,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惊叹。
然后,我们上到了二楼,正直走过去,看到了蕨类植物繁荣时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态各异的高大树木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树的旁边,我们可以看见一只只音箱大的蜻蜓,异常可怕。继续向前走去,我们渐渐地从远古走向了现代,我们看到了现代动物的巢穴,例如海狸,它把它那圆圆的脑袋露出水面,友好的向我们招呼,随后,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陆生动物,例如狼、鹿、虎的家园,虽然他们繁殖能力强,但因认了的肆意破坏,他们的数量正在逐步将少,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最后,我们往楼下走,来到了一个现代生物的房间,体验了猫头鹰的视觉,触摸了现代的种种奇怪生物,但没多久,集合时间到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慢慢走回去集合。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的生物的结构特点,进化过程,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次我依旧感到很新奇,巩固了知识,不过遗憾的是我没有去参观恐龙的房间,不过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再来这个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的生物奥秘。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屹立着一座像巨大的海贝含着一颗明亮珍珠的建筑,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它不但外型新颖,里面的馆藏也非常丰富。博物馆里有八个展厅,收藏了很多动物、植物和古生物的化石和标本,还有很多模拟的生态环境和现代珍稀动植物。让我来带你参观一下吧。
走进博物馆,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长长的铜雕画卷,只见画卷上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悠然自得地觅食繁衍生息。这一画卷告诉我们阳光、空气、水是生命形成的三大要素,称它们为生命之源。
来到古生物一厅,有许多恐龙骨架,它们展示着恐龙生前的雄姿和风采。可惜在6500万年前恐龙就告别了自然界,成为一个永远的谜,这个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中生代恐龙绝迹后,取而代之的是哺乳动物的崛起。在古生物二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头体形硕大的师氏剑齿象的骨架、古野驴的骨架和三趾马的头骨等,它们在生存的斗争中有的灭亡了,有的进化成了现代的哺乳动物,通过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化石,再现了远古生物的真实状况,让我们更了解古代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
动物生态展示厅是按生态地理形式陈列的爬行、鸟兽动物群:在东北浩瀚的林海中,栖息着东北虎、驼鹿、猞猁、棕熊、松鼠、雪兔等珍稀动物;辽阔的塞北草原上,奔跑着黄羊、狼、布氏田鼠,还有草原雕;亚热带的高山林灌有体态憨厚的大熊猫、机灵的金丝猴等等;热带雨林是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大象、云豹、啄木鸟都生活在这里。最后我们看到一组犀牛濒临绝迹的场景,犀牛在泥潭中的阵阵呻吟声,提醒着我们要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
在自然博物馆水生生物厅,展示有上千种鱼类。有晶莹剔透的水母,有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和聪明机智的海豹。在模拟海底世界的隧道中,鲨鱼、海龟、魔鬼鱼等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在我们头顶上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们好像潜入到海底和鱼儿们欢聚在一起。
当我们走出婀娜多姿的水生世界,进入两栖爬行动物厅时,就会看到一条大蟒盘曲门上,让人心惊胆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娃娃鱼、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巨蜥、鳄鱼等两栖爬行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