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电影观后感5篇(2)
该片原定于20__年1月24日在中国上映,1月23日宣布撤出春节档。20__年1月24日,《囧妈》出品方宣布该片在大年初一(1月25日)上线网络免费播出。
对于徐峥导演的这个举动,一下子众说纷坛,丁老师看完《囧妈》之后有一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共勉。
看完囧妈,明白徐峥为什么非得这个时候播出了。因为我们平时真的很少陪父母,也无法静心去体会家人之间的爱。
不知何时,我们说爱,是一个不经过大脑的如此空洞的词。以至于突然静下心来一想,爱到底是什么?却一片迷茫。是付出?是控制?是给予?
对,我们就是这么理所当然地理解并这么强硬地在做,且不容置疑。所以我们听不到最爱的人在说什么,只说自己想说的;看到爱的人不按自己规划的走会莫名的恐慌,急着想把ta扳过来;把自己的生命期待都寄托给另外一个生命,就丢失了自己,也禁锢了对方。只有自己真正在绽放,身边的至亲才是放松的.,就像伊万妈妈意识到儿子有自己的人生,突然就释怀了,而伊万看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妈妈,他是感动而轻松有力量的,他突然跳出了妈妈的阴影笼罩,可以完全独立地做自己了,所以他可以坦然地面对离婚,真正知道怎么去对待自己所爱的妻子。
影片最后是致敬所有的妈妈的,让我突然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真的远不止于票房,那是对当下社会普遍的现象地深刻剖析与警示,意义深长。家和万事兴,无数个有爱的家庭才搭建和平安详的社会。特别是在现今浮躁功利的大环境,人们习惯于按社会的标准去逼迫小孩或者另一半去努力,却忽略了他们心里真正所想要的。而妈妈是最重要的角色,她常常会成家里最付出,甚至牺牲的那一位,她或许会抱怨甚至控制,这背后有期待家人的看到与肯定。当妈妈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之后,她才能更好地懂得尊重与包容。所以当爱真正流动的时候,不是说了多少话,不是为他做了多少事,也许只是一个肯定的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碗深夜的粥、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彼此明白各自都是独立的生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经验,尊重和放手才是真正的爱。
囧妈电影观后感5
大年初一,一天也没地可去,也不拜年了,宅在家干什么呢,刚好看到西瓜视频有免费看电影,免费看了一场徐峥导演的贺岁电影《囧妈》,本以为亲情喜剧一定会惹人笑,当剧情演到,林中雪地上的狗熊张开血盆大口咆哮着扑向伊万时,他妈妈撕心裂肺的喊出一句话:过来,来吃我!别吃我儿子!这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止不住的往下流。这就是母爱,多么伟大。相信,在最危急的时刻,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会喊出这句话!直逼人的泪点,还有就是卢小花最后走到话筒前,深情一唱,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人老了,用自己的执着,理想终于实现,在红星剧场过一回演唱的瘾,不枉活一回
最让我动容的片段,在影片的结尾,徐伊万陪着妈妈回到了家里,妈妈坐到镜前,摘下了假发,露出了稀疏花白的头发。那一瞬间,我没忍住,直接哭了。之前徐妈妈一路烫着发,化着妆,花衣服一天换一套,唱着歌跳着舞去莫斯科演出。那就是一个妥妥的潮妈形象。可在卸下假发的那一瞬间,苍老的现实掩盖了一切热闹的假象。独自一人的生活,儿子不能理解的孤独,生活苍凉的底色显露无疑。不论你再怎样挣扎好胜,也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相信那一瞬间,触动了每一个儿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论是母子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沟通还是最重要,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来裹挟对方,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
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冏系列我觉的有点牵强,搞笑效果不行,不能称之为冏系列,不知同鞋是否认同,把煽情片,弄成一个冏名字,不是不妥呢,再有故事交待不清,剧情突兀。
有几点交待不明:
1、徐伊万和他老婆什么原因要离婚,一上来就离婚,突兀!
2、卢小花的老公怎么死的没有交待:突兀!
3、安排伊万,从火车顶在回车箱,有拼凑之嫌,突兀!
4、大雪中怎么就突然遇到棕熊了,有点巧合,突兀!
5、是搞笑,还是要煽情,各占50%,重点不突出,突兀!
6、俄罗斯美女为什么要上火车,中途怎么会下站,突兀!
7、去红星剧场的路上,都是一路雪景,可国内却没有雪,突兀!
8、锅贴怎么知道,俄罗斯的电话了,而且还是中途,还刚好伊万在旁边,牛衩,不合理,突兀!
9、没有交待故事情节,卢小花就要去俄罗斯演唱,还不跟其它人一块去,不合理,突兀!
10、剧情发展太快,没有思考时间,突兀!
我就总结了这10点,不知吃瓜群众是否认同,不服来辩。
不过我比较认同是大年初一,足不出户就能免费看一大片,西瓜视频的良心之作。感谢!
不知认同否。
囧妈电影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