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之战观后感优秀范文(2)
这下日本慌张了,苏联的主意没打到,在中国已经陷入持久战,想在中国占领区找石油挖出来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打仗最关键的资源石油没了,还怎么打?等死吗?
日本的选择很有限,一是把到手的肥肉让出来,退出中国,并和美国好好谈判下,另一种就是以战养战,不给我去抢不就成了。结果脑袋发热的小日本的选择了后者。
诺门罕之战两年后日本人的炸弹就扔到了珍珠港,美国人事后分析才明白,苏联当时是多么的英明,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打了一场可能会输的战役,结果一战就把小日本给打怕了,不敢再找苏联了。北上没戏,只能南下就找美国要资源了,美国人为自己的骄傲和轻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日军“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日本轰炸机在1941年12月7日跑到珍珠岛上空时,发现美国大兵们还没有睡醒,在没有轰炸前就发回电文,正式宣布此场偷袭已经成功了。
站的层面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轰炸机飞行员们看到了无比巨大的胜利,亲自策划这场偷袭的山本五十六却看到了一个深渊。
山本五十六在接到偷袭胜利的电文后,看到战报中竟然没有击沉一艘美军航母,身为海战专家的山本五十六明白,这场偷袭成功了,也失败得如此彻底,面对前来祝贺的部属们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当时,美军的航母在哪里呢?“企业”号正在赶往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敦”号日前刚刚开出,“萨拉托加”号则去圣地亚哥做保养了。实在太巧合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这是罗斯福的苦肉计。但多年之后,根据解密文档发现,这一切都是按步就班进行的。没有任何阴谋在里面。对此,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还是全世界的军事专家,都得出同样一个结论:当时的运气,真的站在美军这边。
知道这个消息,估计山本的心头有一万只马在汹涌奔驰而过,却与事无补了。
由于日本人发动的此次偷袭,激起了美国民众无比的愤怒,之前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民众和议员们,在罗斯福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后,美国就迅速的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山本这次的偷袭没有获得更大的利益,既然美国已经上了战船,那只能死战到底了,
当时小日本海军力量还是强悍的,小日本也明白美国有远远超过日本强大的工业产能,小日本估计到了1942年下半年美国的产能可以完全转变成军事实力,那么要在这之前扩大日本的圈,能够造成威胁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的战略态势,最后利用这种威慑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因此同样的山本五十六同志,开始策划了中途岛战役。
情报啊情报,若是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前情报强悍一点,早一点或是晚一点,搞不定还能收获一点航母,这一次同样是因为情报,美国已经事先了解到日本的战略意图,在日本以为只能两艘航母参战的情况下,美军投入了三艘航母参加了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4日,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航母编队已经被美军了解到航行轨迹,在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下,在短短5分钟之内,日军赤城、加贺、苍龙三艘航母遭到毁灭性打击,几小时后相继沉没。随后,飞龙号同样遭到了打击,指挥官山口多闻向山本五十六表示飞龙号已经无法挽回,舰长加来止男则同时下达弃船令,不过两人都决定留在飞龙号与舰共沉。
中途岛战役让日本丧失了开战初期的航母优势,而这种丧失已经是不可逆的了,从此日本再也没有能力夺回海上霸权。
前期一点海战上的胜利让小日本的海军内充满了自信,结果这种自信生生把自己作死了,再也翻身不得了。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以前拍过的电影有数部,历史记忆,如此精彩的历史时刻多次铭记都不为过,何况这一次是擅长拍摄特技电影及掌控大场面的艾默里奇来导演。
张召忠与艾默里奇座谈时,大赞影片细节到位真实还原,“这部电影非常尊重历史,像是军事教学片和纪录片”,并称赞影片是2019年末最值得期待的战争大片。
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部美版“犯我者,虽远必诛”的战争大片。要知道,这绝对是2019年最后一部爽到死的爽片了!
中途岛之战观后感优秀范文4
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电影迎来了辉煌的史诗时代。这些影片不以塑造人物为主,也不刻意煽情和突出战争残酷,而是着力于对交战双方战前心态的逼真展现和各种力量激烈的交锋。其代表作品,就是反映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虎!虎!虎!》。在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上映的老版《中途岛之战》,描写的是 1942 年6月5日至8日中途岛战役的始末。它也是一部类似《虎!虎!虎!》的近乎纪录性的故事片。虽然这部电影赢得了1976年第十位的票房,但其评价却显然不及前者。其中的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电影制作方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大量海、空战镜头直接取之《虎!虎!虎!》乃至日本的《太平洋之岚》之类的太平洋战争影片。
无论《虎!虎!虎!》还是《中途岛之战》,这些史诗电影由于强调对历史史实的尊重和宏观战争场景的再现,因此忽视了对人物形象尤其是作为抗争者的个体士兵形象的塑造,每一个士兵在影片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也削弱了影片对战争观念的探索和表达。另外,虽然对美(日)军高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但是由于史实的限制,这些电影并没有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戏剧化的艺术加工,因此在抗争者角色的塑造上存在严重不足。
好在战争片与其他类型片相比较尤其独特的力量。其不可告人的秘密说的并不是战争是地狱,而是战争是一个能收容众多娱乐元素的容器。所以,到了被称为“新世纪战争电影的史诗”的《珍珠港》(2001年)里,作为战争片,它早就不再那么“硬核”。《珍珠港》没有像之前的《中途岛海战》或《虎!虎!虎!》那样,客观真实地表现重大战役的前因后果和战争过程,而是在商业因素的干预下,将惨烈的战争变成了美军战士和漂亮的女护士之间感情纠葛的背景。影片在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之前的一个小时的时长内所表达的重点变成了珍珠港的旖旎风光、自由散漫的大兵生活、性感的美人护士……真正的战争戏是在影片中间部分出现,就是珍珠港遇袭,这一场景持续四十分钟左右,完整而逼真地呈现出珍珠港遇袭的惨烈画面。不过,即便是看完整部影片的战斗场景之后,观众也很容易陷入迷糊,究竟是谁打败了谁?
这样的风格变化,在新版的《决战中途岛》中似乎仍旧依稀可见。这部影片的“决战中途岛”情节,同样发生了影片放映了几乎一个小时之后。此前的时长,以美军海军航空兵的传奇飞行员理查德·贝斯特(艾德·斯克林 饰)为中心,讲述了他的飞行训练、与同僚的关系,以及家庭。与此同时,还用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了贝斯特的同窗密友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悲惨丧生。就此塑造出了一个被日本的不义袭击激起复仇血性的抗争者的形象。影片中的士兵被看成一个鲜活的个体,他有名有姓,有着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也许他只是战争这台可怕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但他却有着独立的人格和灵魂。
中途岛之战观后感优秀范文5
如果说旧版的《中途岛之战》“复原历史”的纪录片色彩过于浓厚的话,今天的这部《决战中途岛》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完整连续的历史,在影片中倒是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了。
说来有趣,《决战中途岛》的一个亮点,偏偏就是在史实方面。影片从珍珠港事件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企业号”航空母舰对马绍尔群岛的袭击(1942年2月)、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东京(1942年4月),南太平洋的珊瑚海海战(1942年5月),乃至最后的决战中途岛(1942年6月)。每一个情节的刻画都有实为据。其中一个令人形象深刻的细节是,在“企业号”航空母舰对马绍尔群岛发动袭击之后,日军出动多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对美军发动反击。一架日军攻击机被击伤后径直向“企业”号进行自杀性攻击,飞机擦着舰体坠入海中。电影中的这一幕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别无二致。另外,长久以来流传的“致命五分钟”神话也在《决战中途岛》中第一次在银幕上得到了澄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日本海军参谋渊田美津雄写过一本名为《中途岛之战》的书,其中将日军航母被炸归咎于正在进行炸弹换鱼雷的作业,就在五分钟后就可完成的关键时刻被美军飞机钻了空子。但后来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说法纯粹是渊田的春秋笔法。于是,《决战中途岛》安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负责更换炸弹的日军军官喃喃自语,“五分钟不够啊”,再配上一副“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恰恰无形之间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尽管影片中的关键性时间节点都没有出错,但《决战中途岛》却缺乏一个宏观的视角。这样一来,众多至关重要的历史情节,实际上变成了影片中各色人物的背景板。观众对于历史背景的理解,不免有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完全有赖于影片的字幕提示,观众才知道“企业号”在袭击马绍尔群岛之后南下珊瑚海,随后又返回珍珠港,最后到了中途岛。至于它(及其身处舰上的理查德·贝斯特)为什么要去哪里,了解历史的观众自然心知肚明,不谙太平洋战史的观众,恐怕只会看得迷糊了。更不用说,在珊瑚海战役中沉没的美军航母“列克星敦号”,与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的“约克城”号,给观众留下的唯一印象也只是,它们沉了……
美军一侧如此,日军一方也好不到哪去。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出动了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再现这一宏大场景在当今的CG时代本非难事,《决战中途岛》里却只给了几条军舰近景,丝毫也与“壮观”二字无缘,至于日军“中途岛攻略”的具体内容,就更加付诸厥如了。
影片中“历史破碎化”的另一个表现,当属对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这一人物的塑造。三船敏郎在《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1968年)与山村聪在《虎!虎!虎!》中塑造的山本五十六形象,堪称经典。后世的影片,不免深受其影响。《决战中途岛》中的丰川悦司,很明显的难脱窠臼。整部影片,他所扮演的山本都是一副苦瓜脸的表情。这倒是的确与这位司令长官的经典银幕形象相符,也跟山本五十六“反战”的传统人设相称。只不过,《决战中途岛》除了沿用了《虎!虎!虎!》那句“惊醒了沉睡的巨人(美国)”的台词之外,并没有太多展现山本个性的镜头。甚至考虑到发动中途岛战役本身也是山本以辞职相要挟一意孤行发动的,丰川悦司在影片中永远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给观众的感觉,就显得过于故作姿态了。
中途岛之战观后感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 外国片电影观后感
